-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二节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减灾防灾 高效课堂互动 教材深化透析 速效提能演练 第二节 课前预习热身 课标领航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1.地理信息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作用。2.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2.通过分析“3S”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案例,体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是提高减灾效益的基本途径,并学习案例分析的方法。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志向,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减灾防灾观念。 课前预习热身 一、减灾防灾的主要措施1.基本途径:依靠____进步。2.重要途径:加强减灾_______建设,提高全民减灾防灾意识,协调人地关系。3.指导方针:______为主,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报,大力推动减灾防灾系统工程建设。4.法制规范:以科学的观念和法制的力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科技 法制 预防 二、地理信息技术与减灾防灾1.遥感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重大自然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是_________。2.全球定位技术在减灾防灾中的应用GPS技术近年来在减灾防灾领域的应用方面发展迅速。例如________、绘制地图、_________、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诸多方面。 遥感技术 交通导航 火灾跟踪 3.地理信息系统在综合减灾中的应用 三、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1.趋利避害(1)基本手段:提高对自然灾害的_____能力。(2)技术支持:研究自然灾害发生的____和预测理论;发展_____技术、______技术。2.化害为利当科技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更清楚地揭示了自然力量的破坏机制和__________,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将这些强大的力量从致灾的方向引向造福的方向。 预警 机制 空间 信息 建设机制 高效课堂互动 遥感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1.技术特点:具有观测范围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等特点,是灾害空间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2.应用(1)通过卫星云图可以看到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 (2)利用遥感影像可以迅速地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不易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3)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遥感作为灾害监测“千里眼”的优越性。(4)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对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以及是否复发等进行监测。 3.应用案例(1)森林火灾监测: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以做出相应的防灾措施。 (2)蝗虫灾害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在蝗虫虫卵发生阶段,就可探测其分布地域、分布状况,从而做出决策,提前撒药防治。在蝗虫灾害爆发阶段,利用遥感技术可探测灾区面积、蝗虫迁飞路线,对杀灭蝗虫的决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3)作物估产:美国利用资源卫星在估计本国小麦产量的同时,还对其他国家小麦产量进行估测,根据所得的数据制定生产布局,储运、加工等计划,确定对外贸易策略,由此每年可获利数亿美元。 (4)土地利用监测: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三江平原、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土地开垦的总面积近3000万亩(其中开垦草地约1800万亩、开垦荒地约1200万亩),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1500万亩。监测出“一年开草场,两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的土地撂荒现象。 (5)沙尘暴监测:2002年3月29日《中国环境报》以“高科技‘千里眼’锁定沙尘暴”为题报道: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的高精度遥感图片。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分析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