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抗组胺推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十章 抗组胺推荐

1 复习前节内容 1.肝素的作用机制 作用特点 不良反应 2.香豆素类作用机制 作用特点 不良反应 2 第三十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药物 Histamine and Antihistamines 3 本章要点 掌握:抗过敏药物 熟悉:组胺 了解:其他 4 自体活性物质(antacoids) 具有明显和广泛生物活性的内源性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体内的许多组织,作用于局部或附近的多种靶器官,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或病理反应。 PG、组胺、5-HT、LT、血管活性肽类、 NO、腺苷 5 第三节  组胺和抗组胺药 6 一.组胺(histamine)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心肌、皮肤、胃肠道、肺脏含量高、CNS。 7 肥大细胞 组胺 +R 一系列生物效应 刺激 释放 一.组胺(histamine) 组氨酸 组胺 脱羧酶 以无活性的结合形式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中 8 组胺受体 H1:血管 血小板 平滑肌 心脏 H2:血管 血小板 腺体 心脏 H3:突触前膜 9 3.对心血管的影响 4.神经系统 瘙痒 疼痛 2.兴奋平滑肌→H1-R支气管痉挛,胃肠绞痛 1.促进腺体分泌→H2-R(+) 胃酸分泌 组胺的药理作用: 10 组胺(histamine) 小量: 三重反应 红斑 丘疹 红晕 大量注射:强而持久降压,甚至发生休克 麻风病人辅助诊断 11 鼻,支气管粘液分泌增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哮喘, 肺容量降低 胃肠平滑肌收缩: 肠痉挛, 腹泻 感觉神经末端: 痒, 疼痛 Positive inotropism 血管扩张:降压 胃酸分泌增加 心房,房室结: 收缩加强, 传导减慢 心室,窦房结: 收缩加强, 心率加快 H1 H2 H1 H2 Action of histamine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2 组胺临床应用: 1.鉴别是否为真性胃酸缺乏症 晨起空腹皮下注射 2.麻风病的辅助诊断 皮内注射 13 组胺不良反应 颜面潮红、头痛、直立性低血压 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14 培他司汀(betahistine,抗眩啶) 扩张血管 ↑脑干和迷路血循环,纠正内耳血 管痉挛,减轻迷路积水 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 用于: 内耳眩晕病,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多种原因头痛. 溃疡,哮喘禁用 H1-R激动药 15 二.抗组胺药  (一)H1受体阻断药(抗过敏药) (二)H2受体阻断药(抑制胃酸分泌药) 16 抗组胺药  (一)H1受体阻断药(抗过敏药) 具有与组胺分子类似的乙基叔胺结构 竞争结合组胺受体 17 第一代: 镇静性抗组胺药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苯那君) 异丙嗪(promethazine,非那根) 曲吡那敏(pyribenzamine,扑敏宁) 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扑尔敏) 18 中枢作用强,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 “(困)倦、耐(药)、 (作用时间)短、 (口鼻眼)干”的缺点。 第一代特点 19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 阿司咪唑(astemizole,息斯敏) 阿伐斯汀(acrivastine,新敏乐) 左卡巴斯汀(levocabastin,立复汀) 咪唑斯汀(mizolastine) 20 ①大多长效 ②无嗜睡作用 ③对喷嚏、清涕和鼻痒效果好,而对鼻塞效果较差 第二代特点: 21 【药理作用】 1.抗外周组胺H1受体效应 2.中枢抑制作用 3.其他作用 抗晕 ,止吐 咪唑斯丁—鼻塞 22 1.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良效:荨麻疹 过敏性鼻炎、 昆虫叮咬所致皮肤搔痒 有效:血清病、药疹、接触性皮炎 差:支气管哮喘 无效:过敏性休克 【临床应用】 23 2.防晕止吐:晕动病及呕吐 3.其他 失眠 与其他药物配伍 【临床应用】 24 【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2.消化道反应 3.其他反应: 偶粒C↓,溶血贫血 25 第三代:1997年问世 非索非那定(femofenadine) 左旋西替利嗪 去甲阿司咪唑 26 新进展:第三代抗组胺药 特点: 临床疗效好,作用选择性强 作用迅速,持续时间长 副作用小,无心脏毒性,无镇静作用 适用于肝衰竭患者 27 (二) 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 雷尼替丁(ranitidine) 法莫替丁(famotidine) 尼扎替丁(ni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