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主题1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4分) 安徽近7年真题汇编 命题点1 新经济政策 1. (2010安徽9题)有人说,“对于苏联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2. [2014安徽16(1)题4分](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1)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4分) 命题点2 斯大林模式 3. (2012安徽8题)某班举行辩论会,如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 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反方:它使该国经济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A.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 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C. 马歇尔计划的利弊 D.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4. (2011安徽9题)下表是1928~1940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表。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1928~1929 1930~1932 1933~1937 1938~1940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470 460 440~450 420~430 A. 国内战争的破坏 B. 德国法西斯的进攻 C. 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5. [2016安徽14(4)题2分](节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方针。 改正: 6. [2013安徽16(2)题4分](节选)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罗曼·罗兰还根据他在苏联的见闻撰写了《莫斯科日记》,在日记中,他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材料二并从经济的角度看,20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2分)罗曼·罗兰认为苏联“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有何具体表现?(2分) 2017备考猜押 1. (2016模拟)“共产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论断中的由理想到现实指的是(  ) A. 欧洲工人运动 B.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C. 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D. 俄国十月革命 2. (2016泰州)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自由放任政策 3. (2016陕西)由下图中数据可判断出当时苏联正处于(  ) A. 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 “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 “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D.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4. (2016临沂)“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新经济政策 D. 市场经济体制 5.(2016原创)下图是《俄国(苏联)实力发展曲线图》。图中1935~1975年,苏联实力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原有的工业基础和能源储备都比较雄厚 B.历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C.在国际关系格局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6. (2017原创)请你根据下图柏老师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