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化学中考备考第二轮章节复习
知识点归纳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1、化学发展史: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的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概念,从而建立原子—分子论;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常见的元素名称及其符号:
氢元素—H,氦元素—He,碳元素—C,氮元素—N,氧元素—O,氟元素—F,氖元素—Ne,钠元素—Na,镁元素—Mg,铝元素—Al,硅元素—Si,磷元素—P,硫元素—S,氯元素—Cl,氩元素—Ar,钾元素—K,钙元素—Ca
5、纳米材料的特点:纳米铜——超塑延展性;彩图中鱼和鸟同时生活中水中,说明制作鸟笼的材料具有隔水透气的性质,通常可制作潜水衣、水下建筑、雨衣等;小猫坐在隔板上,下面用火烧烤,——说明隔板具有隔热的特性。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方面。
1、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汽油挥发、蜡烛熔化、湿衣服晾干、铁铸成锅等。在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没有改变,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等发生了变化。
2、化学变化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如木柴燃烧、钢铁生锈、
食物腐烂等。在化学变化中,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物质不存在,转化成其他的新的物质。如木材燃烧,燃烧前是木材,燃烧后木材消失,得到的是灰和其它物质,因为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
4、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以及颜色的改变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变化一般伴随这些现象,但有这些现象伴随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日光灯通电发光,虽然有发光、放热的现象,由于通电前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始终是日光灯,所以日光灯通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即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在于看有没有其它物质生成,也就是说只能根据反应后的生成物来判断,而不能根据伴随的现象来判断。
二、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导热导电性及溶解性,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必须以化学变化为前提。如碳能够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3、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重新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还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燃烧的更加剧烈,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4、鉴别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该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5、现有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将其鉴别的方法是:
方法一,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深入集气瓶内,能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气体是氧气,立即熄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方法二,向两瓶气体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气体是氧气。
二、化学实验操作
1、在常见仪器中,能够直接加热的是试管和蒸发皿,垫石棉网能够加热的是烧杯和烧瓶,用做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试管,用做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烧杯,用于搅拌、过滤和转移液体的仪器是玻璃棒。给物体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量取一定量液体用量筒和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溶液的仪器是胶头滴管;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钥匙。收集并盛放一定量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
2、化学药品一般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因此,①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在取用药品时,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②剩余药品的“三不一放”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即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而是放入指定的容器。③取用药品时,在没有告诉用量时,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须盖满试管底步。
三、①块状固体一般用镊子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②液体药品盛放在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标签必须朝向手心,防止残留药液流下腐蚀标签,③用量筒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底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读数,实际值大于读数(理论值),如果俯视读数,实际值小于读数(理论值)。胶头滴管使用时必须竖直悬空,不能倾斜,也不能伸入试管中,更不能平放,否则会使液体倒流而腐蚀胶帽。④使用酒精灯时,灯内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如果将酒精灯打翻而引起火灾,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加热时,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给液体加热时,试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幼儿园教师安全知识竞赛题(含答案).pdf VIP
- 四川省2025年高职单招文化考试(中职类)语文试卷+答案 .pdf VIP
- 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检查记录表.doc VIP
- 2025秋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教案.docx
- 《预制菜生产技术规范》.pdf VIP
- kpi绩效考核方案(模板.pdf VIP
- 爱立信LTE 1.8G安装规范 ver1.7.3.pdf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金属成型软件:AutoForm二次开发_(18).AutoForm二次开发最佳实践.docx VIP
- 金属成型软件:AutoForm二次开发_(17).AutoForm二次开发项目管理与版本控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