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基础知识 ppt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草药基础知识 ppt课件

中草药基础知识 中草药的来源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按其来源分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有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因植物药最多,故又称中药及著作为为“本草”、“本草学”。 中草药种类繁多,命名也非常复杂,但都有一定来历和意义,有些中药还具有多种别名。命名常根据形状(玉碗捧珍珠)、颜色(红花)、气味(木香)、滋味(甘草)、生长季节(夏枯草)、入药部位(葛根)、功效(防风)、典故(首乌)等。 历代主要药书1、《神农本草经》——第一部药书,我国最早药学专著,成 书于东汉末年(公元2世纪),总结汉以前的药学知识。2、《雷公炮炙论》——南北朝,最早的中药炮制学专著。3、《本草拾遗》——发展了许多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八 世纪伟大的药物学家”(人胞衣——胎盘素)。4、《唐本草》(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 权力机关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药学专著,被认为是世 界上最早出现的药典。5、《千金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提出应各独立 设科。作者认为人命重于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6、《本草纲目》——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并对植物严密 的科学分类。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中草药采集1、植物药采集: 采集中草药应在成分最多时,一个基本原则: 采药贵时节,根薯在入冬,茎叶宜在夏, 花采苞含中,果实应初熟,种子在熟用 。 如:“三月茵陈五月蒿,六月七月当柴烧” “桔梗采在秋天好,及时采取质量高” 另外,采药时,要挖大留小,以备来年再长。2、动物药、矿物药的采集: 采收各异,以保证药效和易于获取为原则。 中草药加工、贮藏加工、 清洗、切断、干燥(阴干、晒干、烘干、石灰干燥)贮藏、 注意防潮、防蛀、变色、变味、氧化、对某些有毒和贵重药材应注意保管 中草药加工 “棒打苍术,火燎升麻,剥皮桔梗,远志抽芯”1、拣—— 将采收的新鲜药材中的杂物及非药用 部分拣去,或是将药材拣选出来。2、洗—— 清洗泥沙。(芳香类、粘质除外)3、漂—— 用水溶去部分有毒成分;或漂去有些药 材中大量的盐分。(苁蓉、海藻等)4、蒸、煮、烫—— 含粘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 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 煮或烫处理,则易干燥。5、硫熏——防止药材霉烂,使药材色泽洁白。6、干燥——阴干、晒干、烘干、石灰干燥。 (发汗、灭菌、水飞、炒、发酵等等) 中草药加工 中草药贮藏 1.含挥发油类药材的贮藏如细辛、川芎、白芷、玫瑰花、气味浓郁芳香,色彩鲜艳,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此类药材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装。扎紧后贮藏于干燥、通风、避光处2.果实、种子类药材的贮藏如郁李仁、杏仁、巴豆、莲子肉等药材多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成分。若遇高温则其油易外渗,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点,引起变质、酸败和变味。此类药材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更不宜用火烘烤,应放在陶瓷缸、坛或金属桶等容器内,贮藏于阴晾、干燥、避光处,可防虫蛀和霉烂变质。 中草药贮藏3.淀粉类药材的贮藏如党参、北沙参、何首乌、大黄、山药、葛根、泽泻、贝母等多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成分。此类药材宜用双层无毒塑膜袋包扎紧后放在装有生石灰或明矾、谷壳等物的容器内贮藏,可防虫蛀、回4.含糖类药材的贮藏如枸杞、黄精、何首乌、地黄、党参、等含糖类较高的药材,易吸潮而糖化发粘,且不易干燥,致使霉烂变质。因此,这类药材首先应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的塑膜袋内包好扎紧,放在干燥、通风而又密封的陶瓷缸、坛、罐内,再放些生石灰或明矾、干燥且新鲜的锯木屑、谷壳等物覆盖防潮。潮、变质、霉烂。 中药的性能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都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中药的性能一、四气五味四气(四性)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中药的性能五味:酸、苦、甘、辛、咸《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