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表达方式有关的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例释.docVIP

与表达方式有关的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例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表达方式有关的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例释

与表达方式有关的诗歌鉴赏常用术语例释 术语 术语解释 典型例句 例句说明 记叙 也叫叙述,即对人物的活动以及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进行直接介绍和交代。叙述的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用叙述的方式回顾赤壁之战的历史史实,为下文的抒情议论铺垫。 顺叙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事。 ?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敌人趁月黑之机逃跑,我军将士准备追赶。 倒叙 先写出事件的结局或者先写出后发生的某一重要事情,以造成读者的悬念,然后再按事件顺序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首词采用倒叙手法,前两句先说昨夜做了一个让自己“恨”的梦,后面三句才交代梦的内容。这种写法,造成了读者的悬念,突出了“恨”的主题。 插叙 在整篇顺叙的情况下,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一段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叙述 白居易《琵琶行》,在琵琶女弹琴结束时,女子“自言本是京城女”那一段,交代其从前的遭遇。 它是情节发展的一部分,通过这一情节,让作者与琵琶女在感情上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 补叙 在叙事过程中,为了满足情节发展需要、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作品主题,对前边叙述缺漏的部分补充叙述。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叙写秋风席卷茅屋之后, “自经丧乱少睡眠”这一句。 这一句不是“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一主要情节的扩展,而是补充交代自己“丧乱”时期所遭受的困苦。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 两者极易混淆,两者的区别在于,插叙可以插入新的情节、内容,扩展原叙述过程;补叙只是对原叙述的补充与解释,并不扩展原叙述过程。 ? ? 议论 对某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诗歌中的议论,往往要求精辟、形象化,并与叙述、描写、抒情紧密结合。纯粹的议论诗是没有什么艺术魅力可言的。 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阐明了这样的道理:人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局限性,只有摆脱了局部经验的限制,才能认识事物的实质。 ? 抒情 指在作品中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感受。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 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即通过发感慨、呼告、直抒胸臆等形式直接抒发爱憎的情感、感受和态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直接抒发了诗人傲视权贵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 不直接抒发感慨,而是借助于对客观事物、景物或人物的叙述、描写、议论等形式来表现内心感情。间接抒情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触景生情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冰清玉洁的节操。 ? 借景抒情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喜怒哀乐等)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为一体,这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种手法在古典诗词中非常常见。借景抒情的方式,实际上可以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寓情于景,二是情景交融。 柳永《雨霖铃》下片设想离别相思之苦,“杨柳岸晓风残月” 寥寥七字,作者借凄凉冷清的景物,抒发了孤寂悲凉之情。 寓情于景 诗中纯然地写景,但所要表达的感情都包孕在景物描写中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没有一个情感字,但处处流露着作者的喜悦心情,流露着作者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情景交融 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触景生情 指文学作品中,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而激发起某种感情。 ? 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诗人在山道上,看到优美的枫林晚景,禁不住产生了由衷的喜爱之情,不顾驱车赶路之急而停车观赏。 托物言志 指有感于外物而述志抒怀。在咏物诗中,这种手法的使用相当普遍。 陆游的《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塑造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不屈服于邪恶势力的形象,实际上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特立独行的心志。 情理相生 指诗歌创作中将抒情和说理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一种技法。诗歌讲究的是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