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整理】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2018年整理】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整理】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羊肉素来是我国各族人民所喜食的肉类之一。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营养与口味成为人们所要求的方向,使用羊肉做成的各种美食已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一饱口福的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营养,而又不必担心摄入过多的胆固醇。消费的急增极大地剌激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我国羊肉产量由1992年的125万吨,增长到1996年的240万吨,羊肉人均占有量在1.96公斤。黑龙江省羊肉产量也由1992年的1.8万吨增长到1996年的3.5万吨,人均占有羊肉0.96公斤,但这远远满足不了5万吨的消费需求。仅以哈尔滨市为例(不含所辖县),年消费羊肉基本稳定在8000吨左右,绝大部分来自于内蒙,而本地或本省产的羊肉占不足10%的份额。同时,进入到哈市的羊肉质量也有很大差别,优质羊肉的比例很小。所以,提高现有羊肉生产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已成为我国及黑龙江省养羊业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已取得飞速发展,截至1999年我国肉类总产量已达59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48公斤/人/年,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但羊肉仅占肉类总产量的4%,即236万吨,也就是说,在二十年里羊肉产量仅增长了2%,且优质羊肉比重较低。我国肉羊生产增长速度慢质量差的原因是生产模式及工艺没有改进,而这2%的增长是数量绝对增长的结果。究其原因如下:1)缺乏优良产肉性能的品种,基本是毛羊肉用这样一个局面;2)生产工艺基本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先进技术不配套。所以,肉羊生产出栏率低、肉质差、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产业化。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畜牧业要实现“半壁江山”的长远规划,即占农业总产值的50%(目前仅为27%)。黑龙江省的畜牧业现状与全国大体一致,猪和肉鸡趋于饱和,发展潜力在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不是数量。但肉羊业却一直处于求大于供的现状。因此,在黑龙江省发展优质肉羊业潜力极大。 发展黑龙江省优质肉羊产业的意义是:1)有利于黑龙江省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黑龙江省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2)肉羊产业将成为黑龙江省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实现“半壁江山”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3)在农区建立肉羊生产基地可以增加养殖户收入,并起到转化余粮的作用。 发展现代化优质肉羊产业的核心是建立优质肉羊的繁育体系,养羊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利用优质肉羊品种和本地品种进行经济杂交是提高羊肉生产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专门用于杂交生产羊肉的种羊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羊肉生产的需要,而且价格较高(纯种肉羊公羔断奶后售价为12000—16000元/只),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国内外同类技术的详细情况 目前,养羊业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养羊业以生产羔羊为主(6~7月龄),因为成年羊的肉价格很低,生产效益不高。因此,这些国家的羊肉市场70%以上是羔羊肉,虽然价格较高,但肉质好,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国外用于生产优质羔羊的品种很多,由于各国的生态条件不同,在品种选用方面差别较大,单一点是一致的,即选用适当的品种,以保证优质高效。一般来说,以放牧为主的生产模式多选用当地品种,而以农区放牧(人工草场)结合补饲为主的生产模式多选用大型肉羊品种,杂交利用是外国肉羊生产的主要优势。 而我国的肉羊生产不管农区,还是牧区都采用传统的放牧方式为主要生产形式,品种以地方品种为主,且毛羊肉用,无法达到产业化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各省地纷纷从国外引进优良肉用种羊,以改变这种毛羊肉用的现状,走杂交改良之路。黑龙江省近几年来引进了德克塞尔羊(TEXEL)、夏落莱羊(Charollais)、萨福克(Sufolk)、德国肉用美利努等品种。另外,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北等省也都引进上述品种,但在数量上不仅难以保证各省肉羊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血缘宽度方面也难以保证自身扩群的需要。特别是黑龙江省要发展羔羊业,现有品种数量及品质(退化及不适应的原因)也难以胜任肉羊业的产业化工程。 引进项目的先进性及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引进优质肉用种羊的目的是在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区建立肉羊良种繁育中心,以解决该地区发展优质肉羊产业化工程的种源短缺问题。由于肉羊开发工作已进行了三年,有关的生产配套技术已经形成,如冻精冷冻及人工授精、TMR全价饲料技术、尿素缓释技术、早期断奶舍饲管理技术等均已形成,且熟化。但品种的数量不足及质量不高已成为羔羊产业化形成的主要障碍。通过在该地区引进多个品种建立多个二元杂交体系,再与萨福克(终端父本)形成三元杂交组合。这种繁育体系的搭配组合是处于国内肉羊生产的领先水平,而黑龙江省农区饲料资源及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又是发挥良种的有利条件。 应用推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