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8章 醇酚醚 2010.5.10
第八章 醇、酚、醚 1. 分子内脱水——生成烯 可用于分离提纯: 1. 按R—O—R? 醚键两侧所连基团是否相同分类 酚与醇不同,其成酯反应比较困难,这是因为酚的亲核能力弱,与羧酸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小,因此,制备酚酯需在酸 / 碱条件下,与反应活性较高的酰卤或酸酐作用方可实现。如: 与醇相似,酚也可成醚,但与醇又有不同之处,即酚不能分子间脱水 制备烷基芳基醚可通过Willamson法得以实现。一般是通过芳氧负离子与卤代烃及其衍生物或硫酸酯经SN2反应完成的。如:生成醚。 强碱 强酸 弱酸 弱碱 吸电子基团越多酸性越强 脱氢反应是吸热过程,一般采用氧化脱氢。 叔醇因没有α- 氢原子,故不能脱氢,只能脱水形成烯烃。 伯醇的分子间脱水只能用来制备单醚,但由于存在竞争反应,产率较低,所以一般用Williamson合成法(RX与RONa的反应)制备醚。 从(1)和(2)可知,醇的脱水反应包括:分子间(取代反应)和分子内脱水(消除反应)两种方式,这是两种相互竞争的反应。叔醇和仲醇主要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而对伯醇来说: 只能用来制备单醚,但由于存在竞争反应,产率较低,所以一般用Williamson合成法(RX与RONa的反应)制备醚。 浓H2SO4催化下的分子内脱水反应为E1历程,与—OH被—X(HX)取代的反应类似, H+与—OH形成—OH2+,促使 ? C—O键的断裂,生成正碳离子中间体,再脱去?-H,生成烯烃。 邻苯醌 对苯醌 8.6.3 酚的氧化和还原 乙醚 OH OH O O Ag2O 30oC O H O H O O Na2Cr2O7 H2SO4, + 3H2 140-160oC OH OH Ni 混醚 R≠R? Ⅲ 醚 8.7 醚的分类和命名 8.7.1 醚的分类 单醚 R=R? R–O–R′ Ar–O–Ar′ 官能团: –O– 醚键 芳香醚 2. 按烃基分类 脂肪醚 硫醚 环 醚 CH2–CH–CH3 O CH2–CH2 O R—S—R? R—O—R? R—O—Ar Ar—O—Ar? C2H5—O—C2H5 CH3—O—CH(CH3)2 8.7.2 醚的命名 1. 普通命名法 结构简单的醚——两烃基+“醚” 二乙醚(乙醚) 苯甲醚 甲基异丙基醚 单醚 混醚 先小后大,先芳后脂 CH3–O– 3-甲基-5-甲氧基庚烷 2. 系统命名法 结构复杂的醚——以烃为母体 CH3CH2CH2–CH–O–CH3 CH3 2-甲氧基戊烷 3. 环醚——称作“环氧烃” 3-氯-1,2-环氧丙烷 俗名:四氢呋喃 CH2–CH–CH3 O 1,2-环氧丙烷 CH2–CH2–CH2 O 1,3-环氧丙烷 CH2–CH–CH2Cl O O 8.8 醚的物理性质(自学) 常用作有机溶剂 沸点低 醚之间无氢键,但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8.9.1 醚的结构与性质 8.9 醚的化学性质 R–O–R′ Ar–O–Ar′ 官能团: –O– 醚键 不等性sp3杂化 醚溶于强酸(HCl、H2SO4),用于鉴别、分离提纯醚。 8.9.2 钅 羊盐的生成 R–O–R + HX · · · · R–O–R · · H + X- 针 羊 ( 盐) H2O R–O–R 强酸弱碱盐 8.9.3 醚键的断裂 CH3–O–C2H5 + HI · · · · CH3– O –C2H5 + H I- SN2 + CH3I + C2H5OH RI 过量HI 注意:混醚发生反应时,含碳数较少的基团先断下来 –O–CH3 + HI CH3–I + –OH –O– + HI × 8.9.4 过氧化物的生成 (α-H被氧化) CH3CH2–O–CH2CH3 + O2 CH3CH–O–CH2CH3 O-O-H ①沸点高,难挥发,受热易分解、爆炸; ②引起副反应。 ①储存乙醚,应加入适当还原剂,避免过氧化物的生成; ②蒸馏乙醚时,不要蒸干,以免引起爆炸。 ①用KI-淀粉试纸检验(蓝色); ②用FeSO4和KCNS溶液检验(红色)。 ⑴过氧化物有什么影响? ⑶使用乙醚应当注意什么? ⑵怎样检验有无过氧化物? 除去:加FeSO4 / H2O 8.10 环醚和冠醚 1. 环氧乙烷制备 8.10.1 环氧化合物 CH2=CH2 1 2 O2 + O CH2—CH2 Ag 250℃ CH2–CH2 Cl OH (氯乙醇) HOCl Ca(OH)2 -HCl 2. 环氧乙烷的性质 O CH2 CH2 H2O/H+ C2H5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华大学防灾减灾及其对策_第一章c-地震的基本概念.ppt
- 物理试卷三.doc
- 环境与安全监理月报.doc
- 环境保险法律制度研究毕业论文(改).doc
- 班组长的基本要求.ppt
- 现金流量表多媒体教学系统用户手册.doc
- 理性和意外的碰撞徐甜甜的宋庄艺术公社设计.pdf
- 电介质18.ppt
- 电工初级选择全部.doc
- 电脑通过E63手机GPRS上网实用图文教程.doc
- 2024年四川省中考语文作文深度解析与指导.docx
- 2025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2025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5年数字经济时代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医学影像诊断智能化升级,人工智能辅助准确率提升策略报告.docx
- 2025至2030电动智能电表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评析及范文解析.docx
- 民政养老服务课件PPT.pptx
- 2025民航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7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中的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构建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