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华大学防灾减灾及其对策_第一章c-地震的基本概念
⑵岩浆运动: 岩浆在地下深处生成,温度高达1300℃,具有极大的活动能量。当岩层上出现破裂带时,岩浆就产生流动。 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使地壳局部地区积聚能量,当长期积聚的能量急剧释放并以地震波形式传播引起地面震动时,成为地震。 (3)地震类型: 陷落地震: 地表或地下岩层因洞穴大规模陷落和崩塌而引起的地震称为陷落地震。 洞穴主要有石灰岩溶洞和矿山采空区。在石灰岩发育地区,由于地下水沿着石灰岩的裂隙渗透和流动,并溶蚀着石灰岩,裂隙就会逐渐扩大成暗沟、溶洞。当有些溶洞承受不了它上面岩石的重量时,溶洞顶板就会塌落下来,巨大的岩石块体的突然塌落,对下面的岩石产生强烈的冲击,因而引起周围岩石和地面的振动,产生小范围的地震。 由于火山爆发,岩浆猛烈冲击地面时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火山地震。 地球内部的温度很高,在地下100km深处的地温达到1200~1300℃。因此,在高温下岩石呈熔融状态的岩浆,如果地壳中有断裂等薄弱地带,岩浆在强大压力作用下,将沿这些断裂通道喷出地表,这就是火山爆发。岩浆向上喷出的冲力很猛烈,能激起地面的振动,这便产生了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的影响范围较小,不会造成大面积的破坏和人畜伤亡。主要分布在日本、印度尼西亚、南美等太平洋沿岸国家,在我国很少见。 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 火山地震: 构造地震: 由地壳运动产生的自然力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薄弱部位突然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构造变动。 由于地球自身的运动以及其他天体(如太阳、月亮等)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内部存在着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使得地壳承受着巨大的作用力并处于虽然缓慢但连续不断的变动之中。地壳中的岩层在这种巨大的力的作用下,将偏离其原始的平行状态,发生褶皱变形,当岩层中某些脆弱部位的岩石强度承受不了这种力的作用时,岩层便发生突然的断裂和错动,形成断层,引发剧烈的振动,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将振动能量向地面传播,导致地面运动,即构造地震。 淡路岛震中附近的断 层延伸30公里(航片) (4)人类活动对地震的影响: 石油开采、 核爆炸(美1968年核试验引起1万次地震)、 水库地震(坝高超过100米,1967年印度柯 依纳水库6.5级地震)。 (5)地震序列: 在一定时间内相继发生在相近地区的一系列大小地震称为地震序列。(新疆伽师县1997.1.21-4.15. 共发生3371次地震;1976.5.29云南龙陵7.3级地震,15次前震;唐山和邢台地震余震活动20多年) 主震:最强烈的那一次。 前震:大地震前数日或数小时,数分钟发生的较小地震。 余震:大地震后陆续发生的小地震。 地震序列的三种基本类型: 主震型: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能量的90%以上,为破坏性地震的常见类型。常表现为前震-主震-余震型和主震-余震型(占80%)。 震群型:无主震,最大地震在全序列中释放的能量不大于80%(占15%)。 单发型:前震、余震少,主震释放能量占99%以上。 1.5 世界地震带与板块学说 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地区,因此将地震活动频繁而强烈的区域称为地震区,几乎很少发生地震的稳定地区称为少震弱震区,许多大地震成群集中分布的狭长地带称地震带。 在地震带内,震中密集,地震活动相对平静与显著活动时间交替出现,在地震带外,震中分布零散。并且地震带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相联系。 在世界范围内,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两个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1)太平洋沿岸地震带(3.5万多公里): 阿留申群岛—南北美洲西海岸(阿拉斯加- 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中美洲- 南美洲)—日本列岛 马里亚纳—伊里安(印尼)—新西兰 台湾—菲律宾—印尼—新西兰 (占80-90%) 全球最大的地震带 智利大地震反复发生,康塞普西翁城三个世纪三次被地震摧毁又三次重建,1960年5月8级地震群激发了山崩、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海啸等,搅动了整个太平洋,摇撼了整个地球。 美国加利福尼亚至墨西哥,近百年来发生6级以上地震26次。1906年4月18日旧金山发生8.3级地震,大火连烧三日三夜,2.8万栋房屋付之一炬,6万多人丧命。1989年10月17日旧金山海湾7.1级地震,破坏了5条高速公路、6座高架桥梁,国际机场的设施和跑道,石砌大坝等,经济损失约60亿美元。1994年1月17日洛杉矾6.6级地震,毁坏建筑物2500余座,高速公路多处被震断,一些立交桥坍塌,通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框架新技术.doc
- 档案管理作业指引(3.18).doc
- 棉花种子.ppt
- 楠格调住宅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正文.doc
- 模块五(零件图-形位公差).ppt
- 段冬梅第11周16课教案.doc
- 比较民诉—通知与参加庭审的机会.ppt
- 民事主体制度讲.ppt
- 水槽.pdf.pdf
- 河南大学还贷需知.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