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管理及故事汇
精神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古家军 博士 社会现象之一 如今,人们收入提高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可痛苦总量似乎没有减少,人们的幸福度似乎也没有明显的增加,物质生活的改善对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人们到底需要什么呢? 木桶底洞效应 一只木桶,由许多块长短不一的木板拼成。 人们常说,这木桶盛水的容量不是由最长的 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这 就是著名的“短板效应”。 人也如此, 优点促进了成功, 而弱点又决定了最后的失败! 倘若木桶底上有一个洞, 那么,不管桶中有多少水, 迟早也会漏光的!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有问题, 如果一个人的品质出了偏差, 就如同木桶底上的洞。 那么,他的一切成功和财富, 就如同桶中的水, 最终都将失去,不管他曾经多么成功! 管理错误八论 1. 管理,只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2. 今天的管理思想与理论绝对不是管理文明的终点,而只是进程中的一个阶段! 3. 要真正地把管理当作科学对待,就必须直白地、毫不留情地揭示她所存在的问题,这就是对科学的钟爱! 4. 当我们发现自己所坚持的原理存在问题时,我们就已经迈入了科学进步的门槛。 一论管理 过去的管理, 强调理性,忽视感情; 强调把感情从工作中剔除; 强调人是组织中的一个零件。 可是,人是有感情的啊! 不管何时何地,人的出现都是携带感情同时出现的。 人因为感情不畅,感到工作枯燥和无聊。 人因为生存需要,不得不接受管理的要求。 错误的管理将把人变成感情变态的动物。 二论管理 过去的管理,强调工作与生活分离: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完后,才是生活!通过工作获得生存资源,才可以过上好生活。 于是,工作成了生活的手段,是为生活所迫而为之。 于是,工作成了一种不得不接受的生活的前提。而一些人因为神经惯,变成了工作机器,没有了生活,这些人被标榜为“优秀和先进”。 这样的工作会给人带来什么? 这样的工作本身会让人喜欢吗? 人们不喜欢工作、不得已而工作,会干好吗?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使用生活的准则理解工作,工作与生活才能统一。 三论管理 过去的管理, 把精英者的地位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精英者们,用自己的聪明强制着比较“弱智”的人们。 精英者,是管理别人的,其他人是被管理的。 管理的教科书中充斥着教人管理别人的知识。 可为什么有了那么多的管理实践及科学探索,管理还是无法让人们喜欢被管理呢? 人可以被别人管理吗?人可以被引导,人可以不得已被强制,但人不会永远地接受强制和作为他人意志体现并强加给自己的管理。 这就是人性,是任何科学都必须尊重的基础,即使精英人物也不能违背这一点。 四论管理 过去的管理, 注重制度,把制度提升到了管理的核心位置。 精英者们制定了制度,强制人们执行;并运用手中掌控的资源把那些执行好的标记成为优秀分子。 可是,他们也困惑:为什么制度很难执行?明明是对大家好的,可人们为什么不接受? 制度是什么?是集体的契约。如今,它变成了那些自以为是的管理者们强加给人们的一种“善意”。而人的特点告诉我们,凡是“强加的”,都会遇到本能的抵抗。 制度的出路在于,回归“集体契约”的本质。 五论管理 管理一直强调组织的科层,这是严格分工的结果。 可是,严格的分工带来了协调的困难,而没有分工又是不可能的。 严格的科层一直被认为是效率的基础,可也正是科层削弱了效率。原因当然是对人“去人格化”的结果,人被变成一群奴隶时,欺上瞒下就是必然的了。 分工与合作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分工所造成的缝隙必须通过人的自觉和制度的焊接来填充。 六论管理 过去的管理, 也强调激励,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激励。 可把大家的成果装在自己腰包里,再掏出一部分作为施舍,有谁买账?况且人们想要的总比给予的多。 外界给予的激励会让人满意吗?在理论上是没有可能的! 激励之门,是被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锁信的,打开这扇的钥匙在每个人自己手里。管理,也最多是提醒人们和帮助人们用那把钥匙开门。 七论管理 过去的管理, 也注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提到了以人为本。 可精神需求的满足是由管理者们自己给予的,是不是人们真正想要的就很难说了。 以人为本,与其说是一种哲学,不如说是一种市场营销的策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以谁的本为准呢? 以人为本,是目的还是手段? 掩耳盗铃,这是千古的骗术! 让人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让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不仅仅是启动工作过程的动力,也是人们诠释工作意义的密码。 八论管理 过去的管理, 只讲怎么管理别人; 管理者似乎只知道检查别人的错误; 错误似乎永远是部下的。 管理者似乎从来只知道处罚别人! 有谁、有多少人主动申请过给自己的处罚呢? 管理者永远正确,这就导致了部下的绝望。 不管怎么干,错误是自己的,成绩是上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件.ppt VIP
- C冷室压铸机说明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