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相关基本法规培训课件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相关基本法规培训课件汇

(四)易制毒化学品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72号) 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盐酸伪麻黄碱被列入《国际核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目录》第一类,商品编号2939420010。 苯乙酸【商品编号2916340010】、醋酸酐(乙酸酐)【商品编号2915240000】、高锰酸钾【商品编号2841610000】、邻氨基苯甲酸(氨茴酸)【商品编号2922431000】被列入《国际核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目录》第二类。 四、特殊药品的管理 (四)易制毒化学品 关于进一步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613号) 一、规范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经营行为   具有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定点批发资质的药品经营企业,方可从事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的批发业务。   药品零售企业零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除执行药品分类管理有关规定外,一次不得超过5个最小包装。   除个人合法购买外,禁止使用现金进行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交易。 二、严格审核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购买方资质   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时,应当核实购买方资质证明材料、采购人员身份证明等情况,无误后方可销售,并跟踪核实药品到货情况,核实记录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备查。发现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购买方存在异常情况时,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当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和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四、特殊药品的管理 (四)易制毒化学品 关于进一步加强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8]613号) 三、严把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准入关   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不得委托生产。境内企业不得接受境外厂商委托生产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 四、继续严控生产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需原料药审批量   各省(区、市)药品监管部门应继续严格按照国家局、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碱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7〕716号)的要求,对生产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所需原料药年审批量应控制在近三年购用量平均值以下。近三年未连续生产的,应当参照《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碱管理的通知》第二条中对已有一年以上未生产麻黄碱复方制剂的企业再次生产的有关规定办理,即企业应当签订麻黄碱复方制剂购销合同,并报请当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公安机关协助核查。公安机关确认无误后,再向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提出购买麻黄碱原料药申请。未经当地公安机关核查的,药品监管部门不予审批。 四、特殊药品的管理 (二)关于《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 (2007-01-24) 2、商标的使用   《规定》第二十七条所述的未经注册的商标包括所有未取得《商标注册证》的商标。   《关于在药品广告中规范使用药品名称的通知》(国药监市〔2006〕216号)明确规定,在药品广告中宣传注册商标的,必须同时使用药品通用名称。    三、药品管理法规 (二)关于《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 (2007-01-24) 3、标签中适应症等内容的书写   根据《规定》第十八条,药品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不能全部注明的,应当标出主要内容并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不得仅注明“详见说明书”。注明的“主要内容”应当与说明书中的描述用语一致,不得修改和扩大范围。   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等项目难以标出主要内容或者标出主要内容易引起误用的,可以仅注明“详见说明书”。   药品标签印制的适应症(功能主治)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应当一致,不得突出印制其中的部分内容。  三、药品管理法规 (二)关于《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 (2007-01-24) 4、药品内标签有效期的标注   按照《规定》第十七条,药品内标签应当标注有效期项。暂时由于包装尺寸或者技术设备等原因有效期确难以标注为“有效期至某年某月”的,可以标注有效期实际期限,如“有效期24个月”。   属于该情形的,药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公告》第五条的要求提出补充申请,由省局受理,报国家局审批。 三、药品管理法规 三、药品管理法规 (三)关于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停产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02-09) 为加强对我区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及时掌握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状况,现就药品生产企业停产管理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药品生产企业连续停产2个月至6个月的,应于停产之日起5日内填写《药品生产企业停产登记表》(见附件1),报其所在地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管局;连续停产6个月以上,应于停产之日起10日内填写《药品生产企业停产登记表》,报其所在地的地、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二、生产血液制品、生物制品、特殊药品、注射剂等高风险品种的药品生产企业停产2个月以上的,应于停产后5日内填写《药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