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城市简介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阳城市简介汇

贵阳简介 [编辑本段] 贵阳市()是贵州省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 有人说,一个时代是一片树林,城市则是这树林中的大树。当这片树林在时代风云中哗哗作响时,贵阳,这棵云贵高原上的大树,也正努力地吮吸着时代的养分,在岁月中枝展叶发。因此贵阳又得“林城”这一称号。 名称由来 [编辑本段]  山城贵阳,如今已建设成一座美丽的城市,它不但有许多风光旖旎的风景名胜,而且还以气候宜人饮誉于世。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港澳许多报刊称赞它是理想的旅游胜地,《北京晚报》曾发专文,称赞贵阳为“祖国第二个春城”。现在贵阳被称为“林城”,即“森林之城”。   初次到贵阳旅游的人,都想知道“贵阳”这个名称的由来。“贵阳”之名较早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一书。为什么叫“贵阳”呢?该书说:“郡在贵山之阳故名。”古代在地名的命名中,常以所在地附近的山水阴阳向背取名,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这就是说,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   贵山在何处?同一部书中记载:“贵山,在治城北二里,孤峰峭拨,兀出群山。鸦关在其后,又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从里程、山势、鸦关的位置来衡量,贵山就是今天六广门外的关刀岩。   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明朝政府将程番府由程番(今惠水县)移至今贵阳地。第二年,即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该程番府为贵阳府。贵阳正式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开始于此。   但是早在贵阳府成立前数百年,“贵阳”作为地名已经出现。在上面所引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一书中,有两篇文章值得注意。一篇是肖俨的《城隍庙记》,这篇文章说:“……况公(指南宁伯毛荣)以文武才勇受命来镇贵阳,于兹三载,首征都事,开锋破寇,而政行人服,四境肃然。”另一篇是陈宜的《东岳庙记》,此文称:“盖以门神位居东环,职司生育,有功于世,而为民之利。故尔,贵阳城之东北,旧有东岳神庙。”肖文和陈文均写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这两篇文章中都明白提到“贵阳”。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王守仁)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春被谪贬贵州龙场驿(在今贵阳市所辖修文县城)驿丞,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赴江西庐陵县(今九江市)知县任,在其所著《居夷诗.次韵送陆文顺佥宪》中有“贵阳东望楚山平,无奈天涯又送行。”王阳明的诗也说到“贵阳”。另据《明实录.洪武实录》记载:洪武二十二年三月庚午(初一),即1389年3月28日,“遣使命征南将军颖国公傅友德等还军,分驻湖广、四川卫所操练。延安侯唐胜宗驻黄平,都督张铨、王诚、孙产驻贵阳。”由上述记载可以知道“贵阳”作为地名距今至少已有600多年历史。 地理概况 [编辑本段]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北,东经106 ′ 27 〝〞 ~ 107 ′ 03 〝〞 ,北纬26 ′ 11 〝〞 ~ 26 ′ 55 〝〞 之间,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平均海拔1071米。东与龙里、瓮安县接壤,南靠惠水、长顺县,西接平坝、织金县,北邻黔西、金沙、遵义县。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市域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403平方千米。城区东起龙洞堡,西至百花山脉、阿哈水库,南起桐木岭,东北至洛湾,西北至麦架,包括中心区和外围龙洞堡、二戈寨、小河、花溪、新添、白云、三桥、金阳八个片区,面积约495平方千米。 城市行政区划辖七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金阳新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全市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6% 。其中,云岩、南明、小河区为贵阳市城区,面积为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1.97%;花溪、乌当、白云区为贵阳市郊区,面积为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7.99%;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总面积5625.5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70.04% 。 人口民族 [编辑本段] 贵阳市是一个五方杂处、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但人数均较少,多为解放后从外省迁入。当前人口密度为403人/平方千米。 2003年,贵阳市总户数925130户,总人口3448581人。其中,南明区510812人,占全市总人口(下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