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苗猝倒病.doc

  1. 1、本文档共4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杉苗猝倒病

松杉苗猝倒病 松杉苗猝倒病又称幼苗立枯病,是一种全国性的严重病害,主要危害杉、松属和落叶松属等针叶树的实生幼苗。在针叶树种中,除柏类幼苗比较抗病外,其它多是易感病的。此外也危害泡桐、刺槐、臭椿、梧桐、榆树、银杏、桑树、苹果等多种阔叶树的实生幼苗。还危害许多农作物和蔬菜等幼苗。我省南部和西南部杉木和松树类苗圃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症状 彩图1 该病害多在4-6月间发生,因发病时期不同,可出现四种症状类型。1、种芽腐烂型 播种后,出苗前,由于土壤潮湿板结,种芽在土壤中被病侵染,引起种芽腐烂,地面表现缺苗断垄现象。这种类型常发生在覆土过厚、粘土地或低温高湿的苗床上。也称种腐或芽腐。2、茎叶腐烂型 幼苗出土后,若苗木密集、湿度过大或撤除覆盖物过迟,则病菌侵染幼苗茎叶,使幼苗茎叶粘结而腐烂。也称烂叶或首腐。3、幼苗猝倒型 幼苗出土后,扎根时期,由于苗木嫩茎还木质化,病菌从根处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水渍状腐烂,病苗迅速倒伏,引起典型的幼苗猝倒症状,此时苗木嫩叶仍呈绿色,病部仍可向外扩展,是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类型。猝倒型症状多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的1个月内。也称萎倒或颈腐。4、苗木立枯型 幼苗出土2个月或苗木茎部木质化后,若土壤中病菌较多或环境条件适宜,病菌可侵入根部引起根部皮层变色腐烂,但苗木枯死而不倒伏,故称苗木立枯病。 松杉苗猝倒病的病原可由三种真菌引起。 1 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 属半知菌亚门,无孢菌目,丝核菌属。丝核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和菌核形态出现。菌丝有分隔,幼嫩菌丝无色,分枝近直角,分枝处细胞明显缢缩。老菌丝黄褐色,细胞稍粗。菌丝可交织成疏松的菌核,形状、大小不等,直径1-10mm,深褐色。丝核菌喜含氮物质,最适宜在pH4.56.5环境中生长,主要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具有很强的腐生能力,多分布在1015cm深的土层中,菌丝在温度2428℃时,生长最快,但幼苗在18-22时,发病最迅速。2 镰刀菌Fusarium solani (Mart) App.et Woll. 属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镰孢属。它们的菌丝多隔,无色,细长多分枝,产生两种孢子,即小型分生孢子和大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卵形至肾形,单胞或双胞,散生菌丝间。大型分生孢子粘结成团,纺锤形至镰刀形,3-5个隔膜。在菌丝和大型分生孢子,有时还形成厚垣孢子,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镰刀菌分布在土壤表层,生长适温为2530℃,以土温2028℃时苗木感病最重。 3 腐霉菌Pythium aphmnidermatum (Eds.) Fitz. 属藻菌纲,霜霉目,腐霉属。菌丝无隔膜,无性繁殖时产生薄壁的游动的孢子囊,孢子囊为袋状,有不规则分枝,萌发泡囊,囊内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肾形,侧生两根鞭毛。游动孢子借水游动,侵染苗木。有性繁殖时,产生壁厚、色深的卵孢子。腐霉菌喜水湿环境,生长适温为26-28℃。一般在17-22时发病最重。 松杉苗猝倒病主要发生在一年生以下的幼苗上,特别是出土一个月以内的幼苗受害最重。在苗木生长纤弱和环境适宜时,一次病程只需3-6个小时。在幼苗时期,可连续多次发病,而每次发病留下的死苗又是病菌的营养物质,借以繁殖,造成流行。松杉苗猝倒病的发生与流行条件有几个方面。 1 苗圃地前作物若是茄科等感病植物或发病的针叶树苗,土壤中病株残体多,病菌积累也多,病菌繁殖快,苗木感病机率高。 2 雨天操作 在雨天进行整地、做畦或播种,常因湿度过大,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出土,种芽易被病菌侵染而发病。 3 圃地粗糙 土块太大、土壤粘重、苗床不平、圃地积水,均有利于病菌繁殖,致使幼苗生长纤弱,抗病能力差,容易发病。 4 肥料未腐熟 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常带有大量病株残体,导致病菌侵染苗木。 5 播种不及时 如果播种过迟,幼苗出土较晚,出土后又遇到多雨季节,湿度大,病菌繁殖快,此时幼苗未木质化,抗病性差,容易发病。如播种过早,常因气温偏低,延长幼苗出土时间,易使种芽腐烂。 此外,若种子质量差、发芽势弱、幼苗出土不齐或揭除覆盖物过迟,使幼苗生长弱,也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 1 选好圃地 育苗地要选择土层肥厚、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前作不是发病植物的沙壤土。 2 细致整地 整地要在土壤干爽和天气晴朗时进行,应深耕细整,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每亩撒40-50kg生石灰,对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和促进植物残体的腐烂起一定的作用。 3 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有机肥料要经过发酵腐熟后才能使用。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4 适时播种 根据种子发育所需的温度,适时播种。育苗所用的种子一定要选择优良品种,育苗时种子要经过浸种催芽和肥料、农药拌种。 5 加强苗圃管理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