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汇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文学汇编

秦汉文学 绪论 秦统一中国,政治与文化统一: 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地同域 龙图腾-华夏民族共同体,国家共同体 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文化专制,历时短(近15年),秦文学空前冷落: 秦统一中国前,有一书、一作家: 公元前239,吕不韦门客撰《吕氏春秋》。体系完整,广纳诸子百家观点;文学特色:用寓言说理。 李斯《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富文采、逻辑性。其刻石铭文质实雄壮,对碑铭文有影响。 两汉共四百余年,是历史上的昌盛期。 秦汉追求宏阔的文化精神,积极向上,颇有建树: 秦、汉帝国建立,秦长城,秦兵马俑,张骞通西域,汉大赋“苞括宇宙,总揽人物”,《史记》百科全书式记3千多年中国通史 第一节汉代作家群的生成 汉作家群生成的原因: 1、汉作家受时风影响,接受文学教育: a、官学私学以讲儒家五经为主(《诗经》) b、诵读辞赋成风 朱买臣“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为中大夫” 宣帝时,王褒等诵文为太子治病(精神疗法) 2、汉代用推荐、考试结合来选拔人才,重品行、学问、文才 3、上层统治者喜爱文学,招纳文人 a、汉初诸侯王招纳文士: 吴王招纳:枚乘、邹阳、严忌,擅长辞赋 梁孝王:枚乘邹阳、司马相如,“梁园唱和” 淮南王“招宾客著书”-《淮南子》 b、西汉武、宣、元、成帝爱好文学: 武帝写诗赋,招纳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 宣帝—王褒,成帝—扬雄 c、东汉外戚把持政权,窦宪招纳傅毅、崔骃、班固等 4、文化机构的设立 乐府搜集各地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 东汉洛阳东观,文人校书、诗文唱和 鸿都门学:灵帝时洛阳设皇家学校-培养文学艺术人才,专习辞赋书画(开辞赋、小说、尺牍、字画等课)学生多达千人。 5、汉代盛行游宦之风:西汉早期-东汉中后期 第二节 汉代文学基本态势 汉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扩展,处于历史上升期(少年中国),文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充满豪情: 司马相如论赋“苞括宇宙,总揽人物”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追求作品广大容量、恢宏气势、巨丽之美 (孟按:追求巨丽充实之美是上承战国余风,清代姚鼐将中国文学风格分为阳刚-阴柔美。整体而言,中国古典文学以阴柔美为主,阳刚美值得珍视。 孟子“充实之谓美”,《诗经硕人》,《左传》记楚外交趣事 《战国策》、孟子庄子、汉大赋、《史记》、李白诗、韩愈文大致归为阳刚美,参日本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 战国宴乐渔猎耕战纹铜壶 西汉早期错金银云纹铜犀尊,高34.1厘米,长58.1厘米(文、画互证,文学与文物互证) 文人地位变化历程:独立—依附—再独立 相应的,文人心态变化历程: 西汉昌盛时,文人感叹生不逢时 (董仲舒《士不遇赋》、司马迁《悲士不遇赋》、枚皋“为赋乃俳,见视如倡”,东方朔《答客难》“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言语侍从之臣) 西汉后期,开始感叹命运 东汉衰落期,嗟叹生命短暂、渺小、脆弱:《古诗十九首》 汉代文学主题变化历程: 西汉初,贯穿对历史的批判反思(贾谊政论、司马迁《史记》) 武帝一朝,构筑汉代思想体系,以汉大赋为代表的文学歌功颂德、润色鸿业 东汉批判精神复活:王充、赵壹等—广泛批判神学目的论、谶讳宿命论、黑暗社会、传统价值观人生观 (谶chèn即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预言。纬:纬书,儒生假托圣人制造出的、依附于儒经的各种著作。 西汉董仲舒天人感应说,谶纬是将自然现象神秘化,从而为政治服务) 汉代文学的浪漫与现实: 汉代与先秦楚文学有很深渊源,西汉初文学有浓郁浪漫色彩 东汉后,理性批判精神、文学现实性大大加强,赵壹《刺世疾邪赋》、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王充《论衡》“疾虚妄” 汉代民间文学与文人文学相互促进 第三节 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经学博士,经学大师层出,形成两汉经学 (按: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历程: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 汉代文学、经学的互动: 汉武帝设太学(起初太学生3千,东汉后期多达3万。按:中国历史上首次大学生运动,与太学生太多、无法安置有关),私学遍布各地。 -使“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2、汉文学铺张扬厉,许多作品笨拙呆板 —经学繁琐:一经说至百余万言,解释经书上5个字用二三万字,甚至解释《尚书·尧典》标题两字之义竟至十万言 3、汉代部分文学作品有浪漫性,如上层贵族的乐府诗,常有神仙世界画面,人神自由往来。 —经学虚幻性,以阴阳灾异解说时政,很大程度上已神化。 (按:汉人既重视今生物质享乐,也重死后享受,渴望长生不老。这正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形成的土壤、空气) 汉画像石升仙图。中为西王母,伏羲、女娲蛇尾相交 帛画《升天图》:仙国-人间-黄泉 (研究汉代文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