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色谱法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吸附色谱法精选

吸附色谱法 定义 基本原理 吸附剂 溶剂 被分离物质 操作方法 * 定 义 Absorption chromatography: 利用同一吸附剂对混合物中不同成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而使各成分达到分离目的的色谱法。 基本原理 吸附剂对不同的化合物表现出 程度不同的吸附能力。整个过程中贯穿吸附与解吸附(在一定的溶剂系统中,溶剂与混合物里各组分争夺吸附剂活性表面。) * 例:大黄中游离蒽醌的薄层色谱图 . . . . . 大黄素甲醚 芦荟大黄素 大黄素 大黄酸 吸附剂:硅胶G 展开剂: 正丁醇 : 醋酸 : 水(4:1:5)上层 * 例:抗宫炎片中黄酮化合物薄层色谱图 吸附剂:硅胶G 展开剂: 正丁醇 : 醋酸 : 水(4:1:5)上层 显色剂:1%三氯化铝 1、对照品 2、样品 1 2 黄酮 * 硅胶(silica) SiO2 . XH2O 原理: 是由于硅醇基和许多化合物形成氢键而具 有 一定的吸附作用。 影响因素:游离硅醇基的含量 吸水量(超过12%失去作用) 活化温度:100℃—110 ℃ 用途:用于非极性、极性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 蒽醌、黄酮、氨基酸等)的分离。 注意:活化温度不宜高,不宜分离碱性物质 吸附剂 * 具有较强的吸附性,适于分离植物中的 碱性成分。 吸附活性与含水量关系大,含水量越多,吸附能力越强。 氧化铝(aluminium oxide) * 聚酰胺(polyamide) 结构:--[CH2-CO-NH-]-n 原理:氢键吸附学说 聚酰胺分子中的酰氨基与化合物(羟基、羧基、 芳香硝基等)形成氢键吸附。 用途:分离黄酮类、酚类、醌类、有机酸类及鞣质的 分离。 影响吸附强弱的因素:分子结构、溶剂 * 1、形成氢键数目多,吸附能力强。 2、形成分子内氢键,吸附力减弱。 3、芳香化合物中,共轭双键多,吸附牢。 洗脱能力大小的比较: 甲酰胺>稀氨水>氯仿>丙酮>甲醇或乙醇>水 吸附能力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 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 非极性吸附剂,吸吸附能力强,特别适合水溶性物质的分离。 分类: 粉末状活性炭:颗粒细小,柱色谱中流速慢,需加压 颗粒状活性炭:吸附力弱,但流速快,易于控制。 锦纶活性炭: 锦纶起黏合剂的作用,也是活性炭的 脱活性剂,吸附能力最弱。 * 溶 剂 溶剂相似相溶原理 极性吸附剂,溶剂的介电常数愈大,洗脱能力愈强; 非极性吸附剂,溶剂的介电常数愈大,洗脱能力愈弱。 被分离物质 吸附色谱三要素:被分离物质、洗脱剂和吸附剂。 对于极性吸附剂而言: 被分离成分极性大,吸附牢,难以洗脱; 被分离成分极性小,吸附力弱,容易洗脱。 * 操作方式 1、薄层色谱法(TLC) 用于分析化学、药物化学、染料农药等方面; 主要操作:制板、点样,展开和显色 * 1-人参 2-人参四君子冲剂 3-党参四君子冲剂 1 2 1 3 人参四君子汤与党参四君子汤的鉴别 * 其原理、吸附剂及洗脱剂的选择与薄层色谱法相同。 操作分为:装柱、上样和洗脱 注意点:上柱的样品须经过纯化处理(过滤、萃取、 脱色、沉淀等) 2、柱色谱 * 思考题: 1、薄层色谱中,吸附剂、被分离物质及溶剂三者之 间的关系 如何? 2、聚酰胺分离下列黄酮类化合物时(以MeOH为溶剂),最先 洗脱下来的是( ) ? * 参考文献: 1、杨其 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 2、马广慈主编 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 科学出版社 , 2000年 3、姚新生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年 4、潘赞红,金鑫 人参四君子汤与党参四君子汤的鉴别, 中草药 2002,(3)235. * *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