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妙 对 联111 .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奇 妙 对 联111

奇 妙 的 对 联 *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 对联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雅称楹联,俗称“对子”。最早的对联据说出自五代后蜀。明清两代,对联进入昌盛时期。清代康熙、乾隆都有“到此一题”的雅兴,铁齿铜牙的纪晓岚、胸有成竹的郑板桥等对联高手也随之诞生。对联种类繁多,主要类型有春联、贺联、挽联、赠联等。 * * * * * 对联竞赛 以下每副对联都有一处毛病。 在两分钟内,请各组分别讨论后,指派一名发言人,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修改。 A: * 字数: 上下联相等 袁 世 凯 千 古 中 国 人 民 万 岁 对不住 *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 前 香 词性: 相同(上下联同一位置) * 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丹霞西樵鼎湖,全 广东名山 为 是 词语: 不能重复(同一位置) *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 来到 到来 平仄: 上下联相对,仄落平收(上下联末字) * 文意: 相关,切题、切意、切境 大 漠 孤 烟 直 小 鸡 独 脚 弯 * 什么环境写什么对联,什么对联应该贴在什么样的环境,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以下对联,你觉得它们应该是贴哪的呢? B: * ①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工夫。 ②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就栋梁材。 ③刻刻催人资警醒,声声劝尔惜秒阴。 ④铁骨根根撑苦雨,绢花朵朵蔽骄阳。 ⑤闻香宜下马,愿醉且登楼。 ⑥一刹那青春永驻,方寸内精神常存。 ⑦察及秋毫如照烛,看来老眼不生花。 ⑧辛情弹一曲,温暖送万家。 理发店 弹棉花店 木匠店 钟表店 雨伞店 酒店 照相馆 眼镜店 * 下面的对联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请你认真研究每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字。 ①鸿是( )( )( ),蚕为天下虫。 ②子女合好,( )( )同明。       ③踏破磊桥三块石,劈开出路( )( )( )。 江边鸟 日月 两重山 * 选 择 配 对 1、八百里湖山 ,知是何年图画 2、西泠翰墨著千秋 3、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4、思亲泪落吴江冷 ? 5、东汉文章留片玉 6、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7、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8、不露文章世已惊 9、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10、望帝魂归蜀道难 11、十万家灯火, 尽归此处楼台 C: * 1、八百里湖山 知是何年图画 11、十万家灯火 尽归此处楼台 (徐文长) 3、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9、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泰山南天门联] 4、思亲泪落吴江冷 10、望帝魂归蜀道难 (写刘备妻孙夫人)? 5、东汉文章留片玉 2、西泠翰墨著千秋 (朱景彝) * 根据上句内容完成对联。 1、活到老  学到老  老不服老 画亦精  字亦精  ________ 2、蒲叶桃叶 葡萄叶 草本木本 ____ 玫瑰花 春香秋香 精益求精 梅花桂花 D: * 3、上联:福如东海 下联: 4、上联:处处风光好 下联: 5、上联:鸟儿枝头落 下联: 寿比南山 家家喜气浓 蝴蝶花中飞 * 6、做作业辛辛苦苦 7、刎颈千古留绝唱 (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来对) 玩游戏轻轻松松 打篮球简简单单 拿成绩开开心心 投江万代颂忠魂 (屈原) 断弦万代荐知音 (伯牙) * 对下联的思路: 1、 寻找同类或近类景物以及人事 2、 抓住景物以及人事的特点 3、 进行联想和想象 4、仿用已有修辞 5、检验对联的特点 * 小结:上下联要做到 字数: 相等 平仄: 相对,仄起 平落 (上下联末字) 词性: 相同(同一位置) 结构: 相同(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并列对并列…) 用词: 复字、叠词对应 用字: 不重复(同一位置) 文意: 相关,切题、切意、切境 *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梁章钜题苏州沧浪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