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审美文化 第十六章 元代戏曲翰墨和异族情调
吴镇作品并非都平淡优美,如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双桧平远图》。构图奇特,与两株巨桧相比,丛林里的树木细小瘦弱。远处是群山起伏,山外的天空略呈亮色。顶天立地的巨树恰恰和山外的光明形成了一种呼应。 表现厌恶现实、卓立不屈的郁愤之美,愤世嫉俗。两种风格虽异,在内蕴上却又是相通的。 吴镇《双桧平远图》 * 3、书画合体的有我之境 将书法引入绘画是文人画突出特点。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书画异名而同体”。宋代文人画正式兴起,文同的墨竹,苏拭的木石以及米芾父子的梅菊、山水等,开书法入画先例。元代书画合流成为时尚。美学价值: 首先强调线条美,纠正宋代院体画追求色调的俗套。书法体现中国线条美最高层次,文人墨客擅长。元代杨维桢《图绘宝鉴序》“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其次,书法家运笔成书时因人而异,更突出作家个性。 赵孟頫最早在元代提倡书法入画,其《秀石疏林图》,现藏故宫博物馆,题七绝诗: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飞白传创自于汉末蔡邕,丝丝露白,形同枯笔。籀又称大篆,流行于春秋战国时秦国,一种特殊的书法。八法指汉字八种笔划的写法,代指书法。 * 石头,飞白笔法,坚硬拙劲。古木,采取籀篆体笔法。圆劲,劲韧挺拔,生命内蕴。竹丛和细草,峭利出尖,如撇捺,轻松潇洒,秀丽可喜。三种笔法,对比鲜明,玩味无穷。 * 《秀石疏林图》 * 倪瓒个性最鲜明。简略疏淡之至,其《云林画谱》:“疏者不厌其为疏”,“淡者不厌其为淡”。突出线条韵味。 明董其昌《画襌室随笔》:“作云林画须用侧笔,有轻有重,不得用圆笔,其佳处在笔法秀峭耳。” 静寂萧肃,枯中见腴,拙中寓巧,真正秀逸之美。 倪瓒《六君子图》 * 《六君子图》萧瑟荒芜,满目苍凉。黄公望在此图题诗: “远望云山隔秋水, 近看古木拥坡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 正直特立无偏颇。” 天真本色之美,土木形骸,不修边幅,而秀朗清高之气映射于外。 倪瓒《六君子图》 * 1、以勇为美的蒙族习性 出居庸关,登高远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烟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蒙古高原中南部戈壁沙漠,千里之间杳无人烟。漠南漠北 “无复寸木,四望惟黄云白草” 。“其气候寒冽,无四时八节,四月、八月常雪,风色微变”,“其产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八月又枯” 早晚温差很大,有些地方即便是夏天夜间也会结冰,令人“手足俱冻”。春之际常有飓风,漫天飞沙,数尺之外,不能见物。繁衍生存,牧民们 “逐水草而居” ,养成蒙古民族喜欢流动、不受拘束的性格。 经常打猎,箭头用动物骨头磨成,有相当的杀伤力。人人善于骑马,边跑边射,命中率极高。 第四节 大漠之风:草原风俗与新的审美风尚 * * * 元人马射图 围猎与战争相似。战争训练,提高战斗力。马背上的民族,全民皆兵,勇武强悍、粗犷豪放,推崇勇敢、好强争胜。 蒙古人最普及的游戏是射击、击球和摔跤数种。竞争性,刺激,观赏性。 * 中 国 审美 文 化 史 制作日期:2013年9月1日 制作者: 文化传播学院 * 第十六章 元代的新声与逸气 13 世纪初,空前庞大帝国取《易》“大哉乾元”之意,号称“大元”。改变三百多年分裂局促形势,带来最大规模民族大融合。充斥野蛮、欺凌、冲突,血污,一个痛苦过程。 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汉人、南人受歧视受压制。反抗情绪高涨,对立冲突充斥社会,扩及到更深的封建文化层面,使元代审美文化呈现与前代完全不同格局。 审美新趋尚:一、强烈的叛逆性; 二、丰富的包容性,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相互吸收;三、雅俗两大文化趋向合流;俗文化逐渐上升为主潮流,这种交替是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先兆。 戏曲、翰墨和异族情调。 * 第十六章 元代的戏曲翰墨和异族情调 一、感天动地 :以反抗为主旨的元代杂剧 二、荡人血脉:背弃传统的散曲 三、挥洒逸气:元代文人画的山水情结 四、大漠之风:草原风俗与新的审美风尚 五、“藻丽不华”:凝聚东方品格的艺术陶瓷 * 第一节、感天动地 :以反抗为主旨的元代杂剧 元戏曲淋漓酣畅地喷吐血泪悲愤,强烈地震撼灵魂,一代文化之大观。已知作品近八百种,流传至今一百几十种。最突出美学特征是强烈的冲突性,民族冲突、阶级冲突的集中表现。 宋杂剧“眼药酸”图 1、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pdf VIP
- 药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ppt VIP
- 作业7: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2学习任务教学活动策划表.docx VIP
- 10.4论证方法:归谬法-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提升讲与练(全国通用).docx VIP
- 一种采煤机导向滑靴.pdf VIP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一级建造师一建机电实务案例分析考点速记考点重点知识总结摘要.pdf VIP
- 400字标准作文纸稿纸模板A4纸可直接打印.docx VIP
-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英文原版Ch虚拟内存.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