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苗族总人口为942.6万人(2010),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 苗族的刺绣、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苗族 人口超过500万的民族之五 芒筒 芦笙 苗族乐器芒筒和芦笙 彝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现有871.4万(2010)。 彝族的酒具颇为讲究,以凉山漆器最负盛名。 火把节: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人口超过500万的民族之六 彝族最隆重的节日火把节,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土家族 人口超过500万的民族之七 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现有835.4万人(2010) 。 水碾 土家族吊脚楼 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喜爱运动的民族,藏族人民喜爱藏药、藏医。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 人口超过500万的民族之八 现有628.2万人(2010),近半在西藏自治区,其他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藏族信仰佛教。 藏族 布达拉宫 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主楼13 层,高117 米,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 , 坐落于西藏拉萨市中心突起的红山上. 蒙古族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牧民居住在毡子做的蒙古包里。现有592.2万人(2010)。 蒙古族人精于骑射、摔跤。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 “那达慕”:“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游艺”的意思,既有射箭、摔跤、赛马等传统体育比赛。现在还增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 人口超过500万的民族之九 人口不足万人的民族之一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一般通用汉语文。现有8659人(2010)。 鄂伦春族的民歌多是以山歌即“赞达温”曲调为主。风格多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赞达温”的演唱方式有对唱、重唱、独唱、合唱等,演唱中常衬以“那依耶”、“希那耶”等,显得旋律悠扬婉转,动人心弦。有代表性的有《渡口情歌》等。 人口不足万人的民族之二 独龙族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俅人”。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位于高黎贡山以西,但当利卡山以东,设立独龙江乡,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 现有人口6930人(2010)。 此外,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与傈僳族,怒族,白族等代代交好.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独龙族图腾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袒露左肩右臂,左肩一角用草绳或竹针拴结,腰间佩带弩弓、箭包和砍刀。女子服饰装饰五颜六色,以前有文面的习俗。 最后一位纹面者 人口不足万人的民族之三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 现有人口5354人(2010)。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惟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赫哲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歌谣故事等 赫哲族传统跳神 人口不足万人的民族之四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 ,但没有文字。现有人口4009人(20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水利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CYX-QEHP-12生产计划控制程序.doc VIP
- 《GBT 3655-2022用爱泼斯坦方圈测量电工钢带(片)磁性能的方法》最新解读.pptx
- Φ0.05mm微孔节流静压气体止推轴承性能的多维度探究与优化策略.docx
- 成人肺功能检查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推荐指南PPT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课件.ppt VIP
- 学校制度汇编学校制度集.doc VIP
- 2023届湖北省圆创联考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四氢噻吩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pdf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