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目 录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6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31
4.《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教学大纲……………………………………………42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56
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69
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大纲……………………………………………87
8.《德育实践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05
9.《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110
10《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大纲 ……………………………………1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20593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文名称: morality and law basic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学 时:45(课堂)+9(实践课时)=54
学 分:3.0
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正式考查占70%)
先修课程:中学政治理论课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宣部、教育部确立的 “05方案”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属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它以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和法制观教育为主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很好地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体现了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
英文简介
《Ideology morality and law basic》 is a course about Marxism and ideology morality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t is a required course,which belongs to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s. It’s mainly about education of socialism morality and legal system,with a main line of the eight honor and eight shame outlook, the core of Ideal and Faith Education, and the emphases of ideology morality education. The course embodi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ducational guideline of the Party and the requirement of bringing up citizens with lofty ideals, moral integrity, proper education and a sense of disciplin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
2、教学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法纪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法纪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我校既属纪念性大学又是农业大学的实际,本课程将加强对大学生学农爱农、报国成才的教育,用廖仲恺、何香凝的爱国精神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 论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学习《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明确高校的培养目标,了解现代人才的素质规格,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把握好人生发展新起点,掌握大学阶段成才的主动权,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渡过人生的新阶段,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农科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
2.现代人才的素质规格
3.大学生如何适应人生新阶段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1.主要内容
(1)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大学生活的三个变化、学习理念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重点把握大学生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