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六章 风成地貌与黄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 第六章 风成地貌与黄土

第六章 风成地貌与黄土 一、风成地貌与堆积物 二、黄土 一、风成地貌与堆积物 (2)风的搬运作用 风的密度远较流水小,通常只能吹动砂级以内的颗粒。但由于风沿地面吹动常波及几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因此,风沙流所携带的砂量往往是很大的。风的搬运能力主要决定于风速,还与搬运物的颗粒大小、比重、形状以及地面状况有关。总的来说,推移物质较少,大部分颗粒以跃移、悬移为主。 (3)风的堆积作用 遇阻沉积:风沙流遇到障碍物时,沉积下来形成沙堆。 沉降沉积:在沙堆的背风面,产生涡流,使风力减弱,发生堆积。 随着堆积作用的进行,背风坡逐渐变陡,最后形成沙丘。风将迎风坡上的砂粒带走,并在背风坡堆积下来,沙丘内部也随之形成顺风向的斜层理。风沙流在开阔平坦的地面上形成的月状沙丘称为新月形沙丘。沙丘和沙堆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连接起来形成沙垅。 2、风蚀地貌 风蚀壁龛、风蚀蘑菇 风蚀垄槽(雅丹) 风蚀洼地、风蚀穴 风蚀谷、风城 风蚀穴 风蚀穴 风蚀谷 风沿着早期的谷地不断吹蚀,将其改造形成的谷地--风蚀谷。 河流、冰川和风蚀作用形成的谷地不同。 横剖面: V U 葫芦型 平面上:树枝状 比较直 无定向 纵剖面:较平坦 平坦 凹凸不平 规模:窄-宽 宽-窄 无明显规则性 风蚀谷 新疆风蚀城 风蚀柱 风蚀雅丹(风蚀垄槽) 泛指发育在古代河湖相的土状堆积物中,方向与主风向一致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罗布泊洼地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 3、风积地貌 单个形态主要有: 沙堆(小、形态不规则) 沙丘(图) 沙垄(纵向、横向) 根据风沙是否运动分为:活动、半活动、固定沙丘 根据风沙运动特征分为四种类型 信风型(单向)、季风型(双向)、对流型(复杂风向)、干扰型(格子型) 新月型沙丘 横向沙丘 这是一种在单向风或几个近似风向作用下形成向主风向延伸的垄状堆积地貌,在亚热带信风沙漠中分布最普遍。有些规模巨大沙垄上发育复合纵向沙垄 。 多风向沙丘 4、荒漠 (1)岩漠 (2)砾漠(戈壁) (3)沙漠 (4)泥漠 岩漠(石质荒漠) 发育在干旱山地或丘陵区,地面被切割破碎,山岭陡峭,石骨嶙峋,基岩凸露。 岩漠形成原因除了气候干燥,还因为构造运动较稳定,长期受风化、流水作用,在山坡形成大量碎屑物,这些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沿坡缓慢向下运动,堆积在山麓地区,若此后该地区碰到暴雨,强水流把堆积物搬走,到与山麓一定距离处堆积。如此反复,山坡后退,在山前形成一个缓倾斜地形,地表基岩出露,称山麓剥蚀面(山足面)。 岩石表面常覆盖油黑发光的“荒漠岩漆”(凝结水溶解带出的黑色铁锰沉淀物在风沙摩擦后光亮夺目),标志干旱区地貌发育到成熟阶段。 沙漠 沙漠是地表覆盖有大片风成沙的,分布最广的一种荒漠。沙漠的形成需要干旱气候和丰富的沙源 ,因此常分布在巨大的山间盆地和干燥平原上。 5、风成沙的特征 ①成分:矿物大多为石英(90%),亦有长石、暗色矿物、碳酸盐等不稳定矿物;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CaCO3。 ②分选良好;粒度为0.25-0.12mm(细沙) ③磨圆度高,石英砂的表面呈毛玻璃状,并有小的碰撞坑; ④较粗的砂粒表面常有氧化铁、氧化锰析出,形成具有油脂光泽的薄膜,称为沙漠岩漆; ⑤风成砂中有中小型交错层理,有时出现大型风成板状交错层理; ⑥风成砂中生物遗迹稀少,有时存在蒸发盐矿物。 二、黄土 1、黄土的分布 2、黄土的岩性 3、黄土中的气候标志 4、黄土的成因 5、黄土地层的划分 6、黄土地貌 二、黄土的分布 分布于北纬30-55°和南纬30-40°左右 冷黄土:古冰盖的外缘(欧洲中部、北美洲) 热黄土:荒漠或半荒漠的边缘(乌克兰、高家索、中国的黄土高原) 世界占10%,我国占4.4%(陕西、山西、甘肃占72%) 全球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地区,即现代的温带森林草原、草原及部分半荒漠地区。另外,中欧和北美的一些地区也有黄土分布,这是在冰期时大陆冰川区的干而冷的反气旋吹袭,将冰碛和冰水堆积物中的一些细粒物质吹到冰川外缘地区沉积形成的。因此,人们又把荒漠黄土称为暖黄土,冰缘黄土称为冷黄土。 2、黄土的岩性 颜色:灰黄色、黄褐色、黄红色 粒度:分选性良好,大部分颗粒粒度局限在0.05~0.005 mm的范围内;粉砂含量可达46-60%,根据粘土含量的高低可分为黄土、黄土状岩石; 矿物成分:碎屑矿物以轻矿物为主,石英、长石和少量的碳酸盐 矿物和云母。黄土中的矿物碎屑成分有50余种,石英和长石占90%以上;粘粒中矿物主要有伊利石、蒙脱石等。常含钙质结核。各地风成黄土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不受下伏基岩影响。 化学成分:SiO2、Al2O3、CaO、Fe2O3 结构:粒状结构为主,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