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西经济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定量研究
海西经济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定量研究
第5卷第1期 中国城市研究(电子期刊) Vol.5 No.1 2010年 4月E-JOURNAL OF CHINA URBAN STUDIES Apr., 2010 海西经济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定量研究1 李晶,何丹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摘要:城市流强度值可以衡量城市经济联系的强弱。以海西经济区各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选择各城市主要外向型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数量为指标,利用城市流强度计算公式得出各城市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并对城市流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为强化各城市联系提供参考基础。 关键词:海西经济区;城市流;城市经济联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海峡西岸”明确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及其周边地区构成的区域经济板块——海峡西岸经济区受到政府及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海西经济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海西区发展战略、城市化动力机制[1,2]、区域产业竞争力[3]、城市竞争力、城市群构建[4-6]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等方面,如徐国喜(2005)提出加快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城市应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着力点[7];杨如树(2008)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把海西区主要城市分为三类[8];黄国良(2004)认为应从城乡规划统一实施、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共享共建和各类资源优化配置入手,加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和合作[9]。然而,以往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宏观层面上的定性描述与对策研究,并没有对海峡西岸各主要城市间的城市联系作定量研究。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联系的定量研究范围较广。Harris(1943)以人均批发销售额和人均零售额作为确定城市有无对外联系功能的指标;郑国,赵群毅[10]根据最小努力原则确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主要联系方向;周一星[11],顾朝林[12]等学者根据城市功能地域分别确定了中国主要城市经济区、济南都市圈等城市联系密切、并有望实现经济一体化的特定地域空间边界。以往针对城市联系的研究尚缺乏把区域内各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定量分析和横向比较。 基于此,本文运用城市流分析方法,以区位商原理和城市经济理论为基础,对海西经济区主要城市联系进行定量分析和横向比较,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各城市在区域经济联系 收稿日期:2010-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李晶(1985- ),女,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何丹(1971- ),男,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副教授
2 李晶、何丹 5卷 中的地位等级,以此为基础,分析城市联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期强化海西经济区整体协调发展,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把海西经济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内的福州、厦门、温州、台州等经济总量前10位城市进行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定量分析和横向比较。该区域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区域总人口约6000~8000万人,预计建成后的经济区年经济规模在17000亿元以上。该区域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具有对台工作、统一祖国、并进一步带动全国经济走向世界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城市流强度值来衡量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来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并依此进行城市联系量的对比分析。城市流强度是指区域内城市间的相互经济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13]。计算公式为 F=E·N ① 其中,F为城市流强度;E 为城市外向功能量;N为城市功能效率,即各城市间单位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某一城市外向功能量Ei的计算步骤如下:首先,求得i城市j部门区位商Lij G/GL=iji;(=1,2,......,m;j=1,2,......,n)ij G Gj ② 其中,Gij为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Gi为i城市从业人员总量;Gj为海西经济区内j部门从业人员总量;G为海西经济区内从业人员总量(考虑到参照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