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说《黄帝四经》中的一类“.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黄帝四经》中的一类“

說《黃帝四經》中的一類“達”字 (首發) 劉雲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有古佚書四篇,此四篇古佚書經唐蘭先生考證,應為失傳已久的“黃學”代表作《黃帝四經》。《黃帝四經》發表后,由於其學術價值極大,研究者眾多,成果極為豐富,但由於其書久佚,文辭古奧,目前依然有不少難以講通之處。現不揣谫陋,對其中用法比較奇怪的一類“達”字提出一點看法,以就教於方家。 這類“達”字出現於下列文句中(釋文用通行字寫出): 《經法·四度》40行上:“倍約則窘,達刑則傷。倍逆合當,為若有事,雖無成功,亦無天殃。” 《經法·亡論》58行下-59行上:“抹(昧)利,襦傳,達刑,為亂首,為怨媒,此五者,禍皆反自及也。” 《經法·亡論》64行下-65行上:“伐當罪,見利而反,謂之達刑。” 《十六經·觀》89下-90上:“聖人正以待天,靜以須人,不達天刑,不襦不傳,當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十六經·兵容》117下:“聖人不達刑,不襦傳,因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對於上揭“達”字,學者多有討論,如: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認為: 達疑假借為脫。意思是應該用刑而不用刑或少用刑。《詩·瞻卬》:“彼宜有罪,女(汝)覆說(脫)之”,正是此義。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認為: 達讀為汰,淘汰。《爾雅·釋詁》:“汰,墜也。”達刑意謂減損天之刑法。 郭元興先生認為: 達刑即肆刑、擅刑、縱刑,指恣意施刑而言。 余明光先生認為: 達,放肆、專擅的意思。《詩·鄭風》:“挑兮達兮”,注:“達,放恣也。”引申為專擅。這句話的意思是:濫用而專擅刑罰就會有損傷。 陳鼓應先生認為: 達刑,謂不合於天刑,即征伐行動不合於天意。《說文》:“達,行不相遇也。”段玉裁注云:“乃古言也。訓通達者,乃今言也。”則“達刑”之“達”正用其古義。……按照天道的規定,該去征伐的就去征伐,不該征伐的就不去征伐,這就叫合於天刑。反之,就叫“達刑”,不合於天刑。又解:《字林》云:“達,滑也”,是“達”亦可聲訓為“滑”。段玉裁也說“達與滑音義皆同”,則此“達”可讀為“滑”。“滑”,亂也,則“達刑”即亂其天刑的意思。“亂”與“不合”意思是相通的。 魏啟鵬先生認為: 達刑,更改天刑。達借為奪,《廣雅·釋詁三》:“奪,敡 蕭旭先生認為: 達讀為忕,習慣。忕刑猶言濫刑。《亡論》:“伐當罪,見利而反,胃之達刑。”《觀》:“不達天刑。”謂不亂用刑也。 我們認為上揭諸說對文意的把握在大方向上是沒有問題的,但對“達”字的解釋卻都過於迂曲,恐不可憑信。《經法·亡論》中有對“達刑”的定義性解說:“伐當罪,見利而反,謂之達刑”,根據這個解說我們可以知道“達刑”指當刑而未處刑。但這恐怕不是“達刑”的全部意思,從上揭《黃帝四經》的其他文例來看,“達刑”似不應只指當刑而未處刑,還應同時指濫用刑,即不當刑而處刑,也就是說“達刑”還應該有用刑不當的意思。“達天刑”的意思與“達刑”的意思應該相同。將“達刑”的這兩種意思結合起來看,我們可以對“達刑”的意思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達刑”的本義應該是用刑不當,包括當刑而不處刑和濫用刑兩層含義,在具體語境中也可以只表示當刑而不處刑。根據這兩種意思,我們不難推測“達刑”在某些語境中應該還可以只表示濫用刑。 “達刑”、“達天刑”的意思確定了,那麼“達”字該怎麼理解呢?我們在解釋“達”字之前,先來看看古書中表示用刑不當及相關意思時到底怎麼說。翻檢古書,我們可以發現古人在表示用刑不當及相關意思時,多用“失刑”這種說法,如: 《左傳》僖公十年:“秋,狐突適下國,遇大子,大子使登,僕,而告之曰:‘夷吾無禮,余得請於帝矣。將以晉畀秦,秦將祀余。’對曰:‘臣聞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君祀无乃殄乎?且民何罪?失刑、乏祀,君其圖之。’”孔穎達《正義》:“晉無罪,而滅以畀秦,刑之濫也。” 《左傳》僖公十五年:“蛾析謂慶鄭曰:‘盍行乎?’對曰:‘陷君於敗,敗而不死,又使失刑,非人臣也。臣而不臣,行將焉入?’”楊伯峻《注》:“逃亡,則晉不得而罰之,是失刑也。” 《國語·晉語》:“失刑亂政,不威。”韋昭《注》:“有罪不殺為失刑。” 《管子·四時》:“月食,則失刑之國惡之。” 可見《黃帝四經》中的“達刑”、“達天刑”與傳世文獻中的“失刑”,在意思上是對應的。鑒於此,如果“達”與“失”能夠聯繫起來,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達”與“失”在語義上很難溝通,那麼“達”與“失”在語音上可以聯繫起來嗎?“達”是定母月部字,“失”是書母質部字,兩字聲母都是舌音,韻部旁轉,兩字在語音上相距不遠,而且“達”與“失”也有間接通假的例證。“達”與“”聲字可通。在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道經》241行下中有這樣一段話(釋文用通行字寫出):“善行者無達迹,善言者無瑕謫,善數者不用籌策。”其中的“達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