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2010高三用 .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2010高三用

* * 绿军装 请判断下列服饰在国人中开始流行的时间 * (二)西餐文化的流入 1、时间: 2、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后 (1)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2)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中西饮食比较: 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 (一)四大菜系 * 中国四大菜系 川菜 香辣炒蟹 鲁菜 迎宾花篮 淮扬菜 清炖蟹粉 狮子球 粤菜 金牌烧乳鸽 * 鲁菜:咸、鲜、脆嫩,风味独特,用料广泛、选料讲究,刀工精细,注重用汤,精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奶汤”的调制。 拔丝珍珠苹果 脱骨扒鸡 * 粤菜的特色: (1)选料广泛,广博奇异,善用生猛海鲜。 (2)刀工干练,以生猛海鲜类的活杀活宰为见长。 (3)清淡爽口。 (4)烹饪方法、调味方式自成体系,广东菜的烹调方法许多源于北方或西洋 。 东江盐焗鸡 烤乳猪 * 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器,兼有南北之长。形成麻辣、红油、糊拉、豆瓣、怪味鱼香、家常等十分丰富的特殊味型。 鱼香肉丝 麻婆豆腐 *   淮扬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春有刀鲸夏有 鳃,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禽蔬联潮上 空,这些富饶的物产为淮扬菜系的形成提供了优越 的物质条件。 清炖狮子头 * * * 中方饮食追求美味奉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 * 完全欧化(花园、别墅)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 中西合璧(上海的石库门) 传统住宅(北京四合院) 探究三:中国近现代居室建筑的发展变化?  传统建筑——中西合璧——新式住宅 * 福建土楼(南方) * 江苏无锡 * 陕西延安 * * 拉萨 * 西双版纳 * 山西祁县 * 老北京的四合院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 西方建筑 西方建筑文化以 外向和开放著称 *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革推动…… 2、表现: (1)婚姻风俗变化: ①古代:父母命之,媒妁之约 ②清末民初:反对包办,婚姻自主 删繁就简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3)其它风俗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 剪辫易服、女子放足、反对迷信、公历使用、 点头鞠躬、见面握手、女子步入社会 (2)丧葬礼俗变化: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 ②新中国成立后:土葬 火葬 *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五四前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清末传统婚礼 * 征婚启示(1900) 1、女子须天足 2、女子须识字 3、男方不娶妾 4、男死后女可再嫁 5、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离婚 ——征婚人蔡元培 征婚启示(1903) 要求: 须文理通顺, 能作短篇文字, 系出名门闺秀, 举止大方, 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 ——征婚人章太炎 大男子主义式 男女平等式 * 20年代的婚礼 *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 * * * * *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衣)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食)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住)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五、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 第一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总趋势(总特点): 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 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 2、近代: (1)男子服饰: ①长袍马褂 ②西装 ③中山装 出现时间? ----流行整个近代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流行 (基础、时间、设计者) (2)女子服饰----旗袍的变化及流行: 宽松肥大 适体、短袍窄袖(20世纪20年代) *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 ☆原因: 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 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化, 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人开始追求个性解放 ③政治改良和革命 * 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 ①20世纪50、60年代:苏式服装(列宁装、连衣裙) ②20世纪60、70年代:军装、干部服 ③改革开放后:从穿暖到穿好,款式新颖,封闭—开放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现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 ☆原因: 政治性、保守性 开放性 ①政治因素; ②经济基础; ③改革开放后的观念变化 * 男子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干部服 绿军装 现代服装 女子 旗装 改良旗袍上衣下裙 列宁装连衣裙 绿军装 现代服装 * 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