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pptVIP

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局部抑素分泌过多 局部慢性炎症刺激 局部血管神经营养失调 局部色素代谢障碍 局部原因 * 临床治愈 388 显效 29 好转 21 无效 6 *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局部都不能与整个机体分割出来。外阴亦是如此。肾开窍于二阴。足厥阴肝经主干循行过前阴,足太阴脾经通过经筋与前阴联系;冲任督脉均与前阴联系,这就形成了全身各脏腑气血荣衰与前阴密切相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则前阴失养,寒邪乘虚而入则致局部气血瘀滞;前阴受病则又通过诸经脉影响脏腑功能。因此,临床上外引白色病变患者常伴有不同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 * 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夏玉卿 教授 * 研究背景 女阴白色病变,病因不明,治疗困难和易于复发,是一种难治的妇科疾病。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采用电热针治疗,其热效应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通条气血、疏通经络、软坚散结 ——治疗本病 * 临床资料 患者来自全国10个省市共444位患者 电热针组 年龄(岁)(5~52) 21~40岁 298(67.1%) 病程(年) < 3年 102(23.0%) 4~9年 270(60.8%) ≥ 10年 72(16.2%) * 主要症状 症状 例数 女阴搔痒 384例 皮肤粘膜改变 368例 女阴灼热痛 193例 白带量多 166例 性生活困难 29例 * 主要体征 体征 例数 皮肤粘膜颜色变白 362例 灰白 31例 花白 24例 粉白 14例 淡褐 2例 * 按皮肤粘膜色素减退变化范围分为4度 病变部位 例数 1度 病变波及到阴蒂及小阴唇部位者 64例 2度 病变波及到一侧或两侧大阴唇部位者 133例 3度 病变波及到阴道壁者 212例 4度 病变波及整个外阴者 24例 另外11例有阴痒等自觉症状,但肉眼外阴粘膜无明显改变 * 病理诊断 * 合并疾病 合并病 例数 慢性宫颈炎 37例 外阴溃疡 142例 粘膜皲裂 154例 滴虫性阴道炎 2例 霉菌性阴道炎 2例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 2例 血沉加速者 6例 有风湿结节者 46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 16例 慢性关节炎 143例 内分泌失调 9例 重症神经官能症 37例 贫血 49例 胃病 37例 糖尿病 9例 * 治疗方法 局部取穴+循经取穴 根据病人发病部位、病损大小,按电热针的散热面积,计算进针多少,一般间距2厘米进针1支 * 针具 中蒙医研究所制造的DRZ-1型电热针机和6号电热针 * 针刺方法 电热针刺入皮肤粘膜白色区,进针方向与皮肤呈15度~35度角斜刺,进针深度必须达到1.5厘米 进针后5~10分钟,用北京1412所制造的半导体型测温仪,在病变表面针距之间进行皮肤表面温度监测。控制温度在37~42度之间 每次留针30~40分钟 * 疗程 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一次,30次为一个疗程,患者如无不适,疗程间可不休息,继续治疗 * 疗效判定标准 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都进行病理活检,作为疗效判断的主要依据 临床治愈 自觉症状消失,外引皮肤、粘膜颜色、弹性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或好转,停针后半年未复发者 显效 症状消失或偶发阴痒,白色病变区缩小,颜色变为粉色或淡褐色。增生或萎缩明显好转,停针后仍未加重者 好转 症状减轻,白色病变区缩小,颜色及弹性均有好转者 无效 坚持治疗两个疗程无变化者 * 治疗结果 * 临床疗效 P <0.001 * 治疗情况 治疗最少者28次 最多者184次 60次以内者315例,占71.0% 我们认为60~90次为治疗次数最为合适 * 女阴皮肤粘膜变化范围 P <0.001 * 女阴皮肤色素变化 P <0.001 * 疗效与病理分型 * 实验室指标—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 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 * 实验室指标—血清铜 * 既往治疗与电热针疗效的关系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平均治疗次数 无既往治疗史 108 108(100%) 68 有短时间既往治疗史 291 280(96.2%) 11(3.8%) 95 有长期多种方法治疗史 45 4(8.9%) 18(40%) 21(46.7%) 2(4.5%) 184 * 远期疗效 随访364例,追踪5年 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随访的远期疗效 复发 保持原疗效 继续好转 临床治愈 346 346 0 0 显效 10 2 7 1 好转 8 3 4 1 无效 0 0 0 0 合计 364 351(96.4%) 11(3.0%) 2(0.5%) * 结论 电热针治疗女阴白色病变 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令人满意 * 病因探讨 * 女阴白色病变 全身原因 局部原因 * 某种营养物质的缺乏 内分泌失调 雌激素水平低下 自身免疫障碍 全身性原因 * 临床治愈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