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子垃圾之都”疲态.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子垃圾之都”疲态

“电子垃圾之都”疲态      淅沥的小雨过后,整洁的地面微带有一点湿意,这里与中国东南沿海其他乡村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只有空气中那久久弥漫、挥之不去的塑料烧焦的味道,提醒着――这里是贵屿。   这股味道几乎已经成了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的一张“名片”,它大约在6年前因国内外媒体以及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而使得贵屿镇“蜚声国际”,在此之前它至少已经在当地弥漫了约十年,在那之后它也未曾消退过。      “宗族产业”      在官方文本的表述中,贵屿镇“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拆解加工的有21个村300多家企业、经营户5500多户,从业人员6万多人。每年拆解处理废旧电子电器和塑料达155万吨,成为全国较大的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基地和再生五金塑料的集散地”。现在,贵屿已经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闻名的“电子垃圾之都”。   但当地人告诉记者,在贵屿,80%的家庭均参与到废旧电子电器拆解和再生五金塑料行业中。若按贵屿人口15万计算,则参与当地垃圾产业的人数将达到12万。此外,贵屿还有约20万外来农民工,也几乎完全投身于当地的“垃圾产业”中。   记者在贵屿也看到,除了个别主干道上的住户在经营百货零售、摩托车维修等服务行业外,所到之处,住户几乎全部在从事与垃圾回收相关的工作――每一个敞开的门面里都可以看到工人在挑拣分类;每一个门面外,均是成堆成堆等待拆解或已获拆解的“料件”。   官方的文本里,“贵屿镇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回收、拆解、加工行业创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90%以上,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历史上,由于贵屿处于一片低洼地的中央地带,属于严重的内涝区,农业生产基本没有保障,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为维持生活,贵屿镇当地大部分农民以“挑八索”为生,即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收购鸡鸭毛、猪骨、废旧铜锡以及塑料物品,进行回收转卖。   时间一长,便在当地形成收旧利废的传统行业。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传统被保持了下来,废旧塑料、五金、电子电器回收利用行业等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发展高峰,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潮汕地区提及贵屿人,人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收破烂???”。   现在,在贵屿镇内,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主打“垃圾产业”,比如龙港、仙彭、仙马、渡头等几个村(居)主要从事的是废旧塑料回收,而贵屿镇中心所在地华美,以及北林、南阳等村(居)则是电子垃圾拆解的主战场。   贵屿的电子垃圾拆解,货源主要依靠洋垃圾走私,来自海外的电子垃圾才是“富矿”,同样一块电路板,美国、日本的板含的金和钯等,要比国产的高好几倍。但随着洋垃圾名声越来越臭,特别是去年奥运会以来,海关的限制和查处力度越来越大,贵屿的电子垃圾拆解业正面临“断炊”的危险。       “传统”的生产工艺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这些生意支撑起贵屿一个日产值将近10亿元的产业,但这个产业却是以非常原始的方式在发展。   简而言之,这条链条是这样工作的:首先,有人从厂家收购废旧边角料(主要)或家庭回收的日用塑料(次要),转手卖给被当地人称为“做杂的”人将这些料进行分类,而后交给“做专的”(又叫“做纯的”)进行铸塑或切粒,尔后再卖给“料行”或直接卖给厂家。   当地的生产方式非常专业化,每一家作坊和工厂一般只负责拆解回收或者加工某几种特定的材料,尔后再转手卖给其他的专门作坊或者工厂。在这种生产方式催生了巨大的短途转运量,所以,从事者马伟光家门前的那条巷子,去年就有200多辆三轮车在运送货物。   但化工塑料的品种实在太多(多达上千种),多到连这些直接参与者也坦言,有很多自己都不认识,具体到“回收”、“做杂”、“做专”等环节,都有许多的窍门、风险和禁忌,而最关键的则是要买到恰当的塑料。   而在贵屿,分辨这些形状与性状相近的塑料的方法却近乎原始,人们通过点火燃烧塑料,观察其色泽、拉丝强度,最主要的是通过嗅其气味来判断塑料的品相。   马伟光告诉记者,一个悟性高的初从业者,也需要大约一年的锻炼,才能基本将数十种常用的塑料品种分辨清楚。      类似的原始操作方法在电子垃圾拆解业也同样存在。处理电路板的第一道工序叫做“烧板”,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土炉上放置一块薄铁板,然后将电路板放到铁板上烘焙,由于焊接电路板上的电容、集成的锡熔点较低,不消片刻,工人就可以通过“敲板”将电路板上的电容和集成等“敲”下来并收集起来。   “把这上面的电容和集成等取下来后,这张光滑的电路板内依然是宝贝。”上述陈姓老板手持一块电路板,比划着向记者介绍说。   之后,当地人要么将这些电路板收集起来,累积到一定规模时,送至镇内唯一的高炉去焚烧,并提取电路板中所包含的金、银、钯、铜、铝等贵重金属。高炉出来的金属锭只有一个,人们通过其中贵金属的比例去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