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儿女》中“向我开炮”故事来源.docVIP

《英雄儿女》中“向我开炮”故事来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雄儿女》中“向我开炮”故事来源

《英雄儿女》中“向我开炮”故事来源   2005年2月25日《解放军报》5版头条,发表了《电影〈英雄儿女〉的幕后珍闻》一文,这其实是中央电视台《电影传奇》中一集的内容,同一篇文章已在《中国电视报》发表过。这篇文章中关于王成喊“向我开炮”的原型问题,写到了我,《电影传奇》剧组为此曾访问过我,文章中涉及我的事,就来自这次采访,我的谈话也在他们的节目中播出了。不过由于“剪辑”较多,有些事没能说清楚,甚至与原意和史实不太符合,我既是这一故事的见证人之一,就应该把真实、准确的史实,源源本本地告诉大家,以免埋没真正创造和宣扬这一英雄事迹的同志。   1953年我所在的志愿军第二十三军(这个部队在近年裁军中已奉命撤销),在朝鲜中线铁原地区作战。当年4月,我们部队向美军第七师发起反击,攻占了他们据守的石岘洞北山,战斗中出现了一个英雄的步行机员,他是二○○??通信连的蒋庆泉,在坚守阵地中打到他最后一人,用步行机调动炮火打击敌人,当敌人包围并冲到他跟前时,他喊出了惊天动地的“向我开炮”。他的许多战友,如谷德泰、陆洪坤等,都听到了这一英勇的呼喊。蒋庆泉呼喊之后,声音忽然消失了,人们都以为他已经牺牲了。战斗结束后,我们调查搜集他的英勇事迹,谷德泰、陆洪坤等向我谈了不少生动故事,我当时就写出《顽强的声音――记步行机员蒋庆泉》一稿,政治机关也准备为他报功,并向军内外宣传他的英雄行为。   当时我军一边与美军作战,一边与所谓“联合国军”在板门店进行停战谈判,在协议交换战俘时,从对方提供的我军被俘人员名单中,竟有蒋庆泉的名字。后来我们了解到,蒋在战斗中被炮弹震昏,不幸被敌人俘虏了。按照规定,凡被俘者不予宣传,不再给予荣誉称号,我写好的关于蒋庆泉英雄行为的报道,也被压下不能发表了,大家为此都十分惋惜。不过在战斗时,蒋庆泉的英勇事迹已经多处传颂,尤其对各通信兵部队,影响很大。两个月后,部队又发生了一件与蒋完全相似的英雄故事。这在战争中是常有的事,例如上甘岭战斗中的英雄黄继光,就是看了苏联影片《普通一兵》,才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的事迹宣传后,到1953年夏季的战役,志愿军中又出现了许家朋、李家发两位黄继光式的英雄,这说明了榜样的力量。同样,部队中也有人重复了蒋庆泉的英雄行为。   同年7月,我军二一八团攻击南朝鲜军队占据的281.2高地,团通信连的步行机员于树昌,在激战中遇到与蒋庆泉同样的情况,也喊出了“向我开炮”的英勇口号,但是他在战斗中牺牲了。部队为他报功并宣扬了他的事迹,最早由我和战友田金波一起去采访于树昌的事迹,主要是他的通信排长孙绍钧,向我们提供了许多细节。作战时孙排长在指挥所与于树昌直接通话,是主要见证人。他们平时也很熟悉。我们获得了丰富的素材。接着我们又采访了二一八团其他同志,补充了于树昌的事迹。文章由田金波执笔。于的事迹与蒋庆泉十分相似,我就将自己已写的部分内容,加进了于树昌一稿中。后来总政治部和志愿军政治部联合发起《志愿军一日》征文,我们决定将此稿作为本部队的重点作品上送应征。按照征文要求,作者必须是亲历者,我和田金波又将作品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并将提供素材最多的通信排长孙绍钧作为本文作者署名,这在现在就有署名权等问题,但在当时却无所谓。稿子由我带到总政文化部《志愿军一日》编辑部,读过文章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篇好作品。《志愿军一日》主编刘亮、申述在定稿时将标题改成《向我开炮!》   《向我开炮!》一文,在《志愿军一日》出书前,由《解放军文艺》和《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先行发表(当时《解放军报》尚未创刊),引起热烈反应。《志愿军一日》将此文列入第四编即1953年夏季战役部分(1956年版)170至176页,志愿军政治部进行全军文艺作品评奖时,又将此文评为一等奖,其受奖者是“通信排长孙绍钧”,但他本人并不知道此事,是我和田金波“盗用”了他的名义。当时国内军内许多名人要人,对《向我开炮!》给予高度评价和称赞。这篇文章不断为各报刊转载,还曾被编入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几年后,原在总政文化部工作的毛烽,应长春电影制片厂之约,将巴金的小说《团圆》改编成电影剧本,但小说原作只着重写了其中女主角王芳父女团圆的事,她哥哥王成只是个过场人物,根本没写他的英雄事迹(小说《团圆》中关于王成只有几行字)。编剧毛烽和导演武兆堤商量后,决定重新塑造一个“王成”,以突出“英雄儿女”的主题,就将已经风靡全国的“向我开炮”的故事,加上英雄杨根思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情节,“移植”到剧本中,经过导演、演员的再创作,剧中的王成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此时的王成已经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   影片题为《英雄儿女》,放映后王成由于形象突出,名字迅速响遍国内外(越南人民军中也放映了这部影片),成为志愿军英烈榜以外的又一著名英雄。由于这部影片影响很大,国内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