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法国人眼中不同圆明园
一个法国人眼中不同圆明园
10月18日的北京,一片凄风细雨,
仿佛故意要配合这个悲剧性的纪念日。
伯纳?布里塞竖起了衣领,这个一头白发的男人嘴角挂着法国人惯有的微笑,第四次走进圆明园的废墟。
作为历史学家兼《费加罗报》资深记者,布里塞此行是为了参加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的一次“重量级对话”。
他被邀请的原因,是2003年曾用法语撰写过一部有关圆明园的书籍――《1860:圆明园大劫难》。圆明园罹难150周年这一天,他将与70岁的台湾历史学家、《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的作者汪荣祖对谈。
对于第17次来到中国,布里塞的话很符合这一情景的气氛、或许也是中国人最希望外国人在这种场合下的表态:每次来到这里,自己都感到一种羞耻,“这是一个被中国人反复记忆,而法国人希望永久遗忘的地方”。
雨果的收藏
这一天,布里塞还参加了圆明园遗址的雨果???像落成仪式。
布里塞了解雨果之于圆明园和中国人的意义:对于上世纪和今天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维克多?雨果的谴责代表了愤怒和主持正义的神奇力量。他那封关于“两个强盗”焚掠圆明园的信经常被人引用。
这位大思想家和大文豪,虽然还有很多人可以与他比肩,但是因为对同胞的谴责,“他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布里塞说。
然而,布里塞在自己的书里也写下了这样的内容:1989年4月,当一位中国教授专程到雨果在根西岛的故居拜访时发现,雨果竟然也是中国珍玩的鉴赏家和收藏家。而他的收藏也有的来自圆明园。
布里塞说,雨果关于“两个强盗”的那封信虽然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在法国并没有人知道,“我的书出版以后,法国民众对雨果的那段文字才开始津津乐道。”
同样因为这本书,法国人才开始知道和关注这段历史。“我的书出版前,法国的研究单位对这件事情很少有专门研究。”无论是150年前的雨果,还是现在的布里塞,在西方世界都属于“个别现象”。这一点,从布里塞和汪荣祖的书里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
汪荣祖最早打算写《追寻失落的圆明园》时还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作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教授,他希望用一本书向西方讲述圆明园的故事。用了20年时间,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但在西方世界只发行了1000本。
雨中的这次对谈差不多是二人第一次见面。同坐在一片废墟之上,布里塞说,这是一次中西文化的联姻。
被遗忘的原因
作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饶有兴趣的旅行者,布里塞与中国的第一次见面是在39年前。不过直到10年前,他才第一次听到“圆明园”这个名词。
“我和我太太跟所有旅游者一样,去了在西方世界比较有名的‘新夏宫’颐和园。”他们在颐和园游览完后时间尚早,于是转进了不远的圆明园。
离开时他的心情很不好。在废墟前,布里塞对自己说,这是英国人和法国人干的,真是可耻至极。
带着一点愧疚和好奇,回到法国以后,布里塞开始有意搜集关于圆明园的历史资料。在发现一片空白后,他决定写一部有关圆明园的史书。而他所引用的资料,基本上是来源于参与远征的军人、外交官、翻译官的日记,“英国人的记录不如法国人多。”他说。
“但是他的书,更像是一本英法远征史。”汪荣祖觉得。
书中记述了外国军人们第一次进入圆明园的感受:他们以为那里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150年后,当记者问及布里塞对于圆明园和圆明园遗址的认识时,他重复了这个观点:它是人类的一个博物馆。
但是,150年前英国指挥官决定焚烧圆明园的原因,却是因为它是中国皇帝的私人财产。
由于1860年之前清政府对于一系列国外要求的拒绝和蔑视,特别是外国使节在中国遭到囚禁并致数人死亡。额尔金决定对皇帝进行惩罚。
布里塞引用了一位外国历史学家的观点:额尔金的错误在于他天真地以为,火烧圆明园将给东方人留下强烈的印象,使中国人持久地惧怕欧洲人。
汪荣祖也认为,额尔金的想法“就是要惩罚咸丰皇帝。因为他们认为清政府在圆明园里对以巴夏里为首的谈判代表进行了囚禁和侮辱,所以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就是要报复咸丰皇帝。”
但是,中国人对于这一举动的反应大大超乎肇事者的想象。
曾在1950年出版过关于圆明园专著的何伯?丹拜认为,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圆明园被视为自己历史遗产的一部分,“纵火者原本以为打击的是皇帝本人,实际上他们伤害的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情感。”
对于中国人对焚毁圆明园历史的强烈反应,丹拜认为,实际上大部分中国人已经忘记了导致这场报复行动的直接原因。
她进一步分析说,即使当破坏和抢劫行为几乎被忘记后,一旦排外的浪潮周期性地震荡中国的时候,火烧圆明园总是被推到前台,它已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强大有效的宣传工具之一。
不一样的战争
布里塞曾在北京遇到一位年轻的中国空姐。她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朝天门长江大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2025年蚕蛹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第2课 宪法是根本法 第二课时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教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教学设计+教案(部编版).docx VIP
- 银行反洗钱最新培训课件.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构造与检修(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1-100(1).pptx VIP
- 2015学校安全管理培训课件.ppt VIP
- 高中英语教学:B3U1 Reading and Thinking: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教学设计.docx
- 电焊作业安全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及ERAS流程.pptx VIP
- HG_T 3378-2022 涂料用稀释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