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乐陵一中5月终极挑战---高三历史考点细化测验2.2-手工业的发展.docx

2018乐陵一中5月终极挑战---高三历史考点细化测验2.2-手工业的发展.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乐陵一中5月终极挑战---高三历史考点细化测验2.2-手工业的发展

5月终极挑战---高三历史考点细化测验2.2一、单选题中国古代最稀少、最精英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  )A. 民营手工业B. 家庭手工业C. 落属国贡品D. 官营手工业【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因此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官营手工业.故D项正确.古代民间私营手工业规模往往比较小,无法满足官府的需求,明朝以后才取得很大的发展,故A项错误.家庭手工业的产品主要是自己消费,故B项错误.古代的手工业处于领先地位,外国进口的又比较少,因此不可能是官府收藏的主要来源,故C项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考查官营手工业的相关知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民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的特点的识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B.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了繁荣时期C. 西汉时期,中国的棉纺织品远销亚欧地区D. 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答案】C【解析】西汉时期,中国的丝织品远销亚欧地区,故C错误,符合题意;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丝织业.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汉代:丝绸远销欧洲,有“丝国”之称.战国时期:丝织品种多、产量大.唐代:缂丝技术.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产品种类繁多.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熟记不同时期手工业发展特征即可.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B. 唐朝C. 南宋D. 明中叶以后【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明朝中叶以后,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考查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的识记.需要掌握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经营形态等知识.在我国古代小农经济中,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内容是(  )A. 纺织B. 制瓷C. 冶铁D. 煮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基本上是经营纺织业,故A项正确.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考查家庭手工业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家庭手工业的特点、范围、地位的识记.除此之外还需掌握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的相关知识.《管子》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鍼(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小马车)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由此可知当时(  )A. 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B. 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经成熟C. 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D. 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答案】D【解析】材料的意思是现在铁官的理财方法是这样的:每一妇女必须有一根针和一把剪刀,然后才能够做她的事;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每一个修造各类车辆的,必须有一斧、一锯、一锥、一凿,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不具备上述工具而能做成上述事情的人,天下无有.由此可知,铁器在生产生活中地位重要,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各行业分工比较细致和农业技术的信息,故AB两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管仲在齐国推广铁制工具,并不能说明官营冶铁业相当发达,故C项错误.故选D.本题以《管子》一书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而生产力的进步(铁犁牛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土地制度的变革是其主要表现,税收制度的变革既是其表现,又推动了整个社会变革的进行,所以对这部分内容要特别注意.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这一变化(  )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答案】D【解析】废除匠籍制度,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并不能说明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也不能反映小农经济的巩固.故AB两项应排除.材料并未提及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官营手工业者无人身自由,为封建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