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拟行路难(其四)》学案
高二语文:1.3《拟行路难(其四)》学案(新人教选修)
一、整体把握
1.划分下列诗句的停顿(用“/”线)。
(1)泻 水 置 平 地
(2)各 自 东 西 南 北 流
(3)举 杯 断 绝 歌 路 难
(4)心 非 木 石 岂 无 感
(5)吞 声 踯 躅 不 敢 言
答案 (1)泻水/置/平地(2)各自/东西南北/流(3)举杯/断绝/歌/路难(4)心非/木石/岂/无感(5)吞声/踯躅/不敢言
2.默写。
(1)泻水置平地,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吞声踯躅不敢言。
答案 (1)各自东西南北流 (2)心非木石岂无感
二、细部探微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答案 泻水置于平地之上,就会依着地势的高低而流。命运也是一样的,这如同封建的士族门阀制度一样,有才能的庶族只能处于低位,处处受人压抑。
从诗歌本身看,似乎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这是反讽的笔法。“安能行叹复坐愁?”“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两个反问句,表现了诗人对士族门阀的压迫的强烈不满和反抗。
2.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 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的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一、中心主旨
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抒发了寒门出身的正直之士在仕途中备受压抑的痛苦,比较偏于哀怨。
二、写作特色
诗歌跌宕起伏,心理历程曲折婉转,是本诗的一大特点。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此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
三、文白对照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酌酒(zhuó) 歧路(qǐ) 冰塞川(sài)
B.鲍照(Bào) 踯躅(zhí zhú) 应届(yìnɡ)
C.珍馐(xiǔ) 迂讷(nè) 膝盖(xī)
D.投箸(zhù) 尽管(jǐn) 比拟(nǐ)
答案 D
解析 A.歧qí,塞sè;B.应yīn;C.馐xiū。
2.下列字形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倾泻 劲健 寄寓 B.斟酌 悲愤 徘徊
C.自宽 精练 华丽 D.慷概 歌谣 风骨
答案 D
解析 概—慨。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中三年,同学们一起比翼双飞,举案齐眉,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品尝着高考的酸甜苦辣
B.陈冠希制造的“艳照门”事件,暴露出演艺界中存在的道德问题;娱乐圈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更是可圈可点。
C.有些领导在台上大讲特讲廉洁勤政,言之凿凿,冠冕堂皇;台下却利欲熏心,中饱私囊。
D.早晨,他站在大海边,望着沧海横流的壮观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答案 C
解析 A.用于夫妻之间;B.指有可以赞赏、欣赏的地方,形容一切出色、精彩、值得称道的事物;D.望文生义,“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08年春运开始的第一天,安徽芜湖火车站就发生了因拥挤致使一名大学生死亡事件,给春运管理层敲响了警钟。
B.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08年3月5日开幕,康厚明、胡小燕、朱学芹三位农民工荣幸地担任了人大代表。
C.在2008世乒赛中,中国女团以3∶1战胜了新加坡队,荣获八连冠。
D.贾庆林在《政协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政协要力促“五个和谐”。
答案 C
解析 A.主语不明,应在“给”前面加“这”;B.把“担任”改为“当选”;D.缺少宾语中心词,句末加“建议”。
二、文本阅读
阅读《拟行路难(其四)》全诗,回答5~7题。
5.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杨柳青》教案.doc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茉莉花》教案1.doc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1课《采茶舞曲》教案.doc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2课《小小足球赛》教案1.doc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3课《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教案.doc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5课《电闪雷鸣波尔卡》教案1.doc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6课《可爱的家》教案2.doc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7课《小小鼓号手》教案.doc
- 2016秋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1《社会交往礼为先》学案.doc
- 2016秋湘艺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吹竖笛》教案2.doc
- 2017人教版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拟行路难(其四)》教案.doc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 4《Making the news》(Period 2)学案.doc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 3《Life in the future》(Period 4)学案.doc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 4《Making the news》(Period 1)学案.doc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 4《Making the news》(Period 3)学案.doc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 3《Life in the future》(Period 2)学案.doc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Unit 3《Life in the future》(Period 3)学案.doc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2《Working the land》(Period Three)学案.docx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2《Working the land》(Period Two)学案.docx
- 2017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2《Working the land》(Period One)学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