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父亲十周年祭【赵鑫】.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亲十周年祭【赵鑫】

父亲十周年祭 河南省南阳市第七小学校  赵鑫  473000 父亲病重的时候,他的小孙子降临到世间;父亲撒手人寰时,小孙子刚好三个月。期间,我们抱着刚满月的儿子下乡看望父亲,这是爷孙俩儿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当时,父亲坐在病榻上抱着孙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父亲终于真切地知道他家又添了一个男丁,遗憾的是他却无法看到孙子的模样,因为他患有白内障;儿子既不知道也没有看到他的爷爷,因为他正在爷爷的怀抱里一直呼呼大睡,怎么摇也摇不醒。多年后,儿子才从父亲的遗像和身份证上捕捉到他爷爷形象的雪泥鸿爪,只不过那些印象都是苍白的静止的。我母亲闲常时教儿子: “你爷呢?” “爷死了。” “在哪儿呢?” “在村西头土堆里的小木屋里睡觉呢。” 父亲小时候家境贫寒,饥饿迫使他们常常外出讨饭度日。可是有一年,奶奶和父亲再也不敢出门讨饭了,因为同族中有人要把他们“连母带羔”卖掉,并且已经联系好了买家,目的是想霸占我们的宅子。幸亏有好心人悄悄给他们报信儿,母子二人吓得四门不敢出,靠吃刺角芽(学名叫大蓟)糊口,要知道,这种草连牛羊都不吃,它不但难以下咽,而且据老人们说会杀死血细胞。七八岁的父亲饿得面黄肌瘦,连阴囊都变黄了。十二三岁时,父亲给地主家扛长工,每天清晨,父亲都得在地主起床之前打满水。过去村民打水的地方都是轳辘井,深邃的井口像魔鬼张开的血盆大口,准备随时吞噬人。站在井沿上,往井底瞥一眼,几丈深的水井让人不寒而栗。摇轳辘时,如果力气稍微接济不上,沉重的水桶就会急速下坠,旋转的轳辘手柄就有可能击中人,就会把打人打进井中。可想而知,当时嬴弱的父亲是怎样胆颤心惊地去打水的。挑水返回时,父亲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走着,一路洒下的何止是井水,更是父亲的汗水。 父亲的名字叫“广见”,大约含有“见多识广”的意思,不知道是谁给起了这个颇为文雅的名字。父亲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他曾亲口告诉我,自己只认识一个字,那就是他名字中的“广”字,就是一点一横一撇,不过从来没有拿笔写过。然而就是目不识丁的父亲,却不遗余力地支持子女上学。父亲曾说过,只要你们愿意上学,我们就一直供应你们,学习上我们帮不了你,只能靠你们自己。我只管你们吃饱肚子。可是我们说,父亲,你在那艰苦的环境里,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难能可贵,是竭尽全力了。为了能让我们上好学,他们没有少吃苦。母亲白天干农活,晚上纺花织布,给人缝补衣服。父亲起早贪黑干活,闲时做点小买卖,连院子里也种上果树以贴补家用。母亲曾告诉我们,一天正午,父亲已经往地里拉了一晌的土肥,正躬着腰吃力地往地里拉,饥饿、劳累、酷热一齐袭来,父亲眼前一黑,一头摔倒在地上,吓得母亲呼叫不止。 哥哥姐姐三个先后在同一所高中各上三年,这期间,每到星期天,父亲就挑着担子给他们送粮食,二三十里的路程,父亲是一步一脚地量过来的,可以想像,他把扁担从右肩换到左肩,从左肩换到右肩,磨红了肩膀,磨烂了皮肉,但磨不跨他供应子女上学的意志。邻居们曾讽劝他:“让娃们上个小学毕业认俩儿字不当睁眼瞎就行了,学恁多知识能当饭吃?”可是父亲却一笑置之。在他们的鼎力支持下,姊妹五人最低也是高中毕业,我们一家人在方圆十里三乡可以称得上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家庭,这功劳簿里,至少有他们一半的功劳。 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为人淳朴生活俭朴。父亲给地主扛长工,地主家为了考验长工的品质,特地在屋里丢几枚硬币,如果长工扫地时捡起钱装进自己腰包里的话,就会被辞退。但父亲从来不据为已有,他常告诫我们:“别人的东西咱不能稀罕!”所以父亲不管在什么人家干活,主人总会很放心。记得二哥说,他有一次偷了人家一个梨,父亲知道后,打得他把哭哭啼啼地登门把梨还给了人家。60年,饥饿肆无忌惮地撕咬着人们,母亲跑到姨家借粮,碰巧当地冬天犁地,秋收时没有刨净的红薯被犁了出来,虽然红薯已经冻坏,但母亲还是拾了几筐,带回家磨成糊状,避免一家人受饥馑之苦。邻居大叔饿得奄奄一息,拿着几毛钱上门要买我们的红薯糊,父亲说:“乡里乡亲的,怎能收你的钱呢?”父亲没有接他的钱,但把红薯糊分给他一大盆。熬过饥荒后,大叔对父亲的救命之恩一直感激不尽。 父亲饱受饥饿折磨,所以生活上极其俭朴。如果家里蒸了油卷儿馒,就不再炒菜,我们吵着要吃菜,父亲常说:“油卷儿馒咸香咸香的,还要菜干什么呢?”每次炒了菜,我们好心好意地给他多盛了一点儿,但他总是剩下吃不完。每次炒完菜,他都要用馒把炒菜锅擦一遍,馒被擦得黑乎乎的,然后再把馒吃掉。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馒吃着香,锅又好洗,不会油乎乎的。” 父亲受了大半辈子苦,而今子女都已成家立业,过上富足的日子,按说父亲也该享受一下生活。然而98年突如其来的脑血栓把他击倒了,病魔折磨得他形销骨立,身染褥疮,而儿女均有工作,无法经常服侍,只有老母亲一个伺候他。两年后,他就弃我们而去。现在姊妹们说起父亲的病,常常后悔不已,因为父亲在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