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巢湖创新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巢湖创新重点

【创新重点】突出三大空间规划创新: 城市空间组织创新:传承并发扬合肥的空间文化 生态修复系统创新:修复建设网络巢湖 空间利用方式创新:发展建设主题特色空间 职能定位 泛长三角西翼中心城市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智慧城市 国际知名的大湖生态宜居城市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产业支撑 构建“两型四化”的新型产业体系 构建以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 打造世界竞争力的“4+6”制造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六大区域服务中心 打造“一中心、三基地” 交通支撑 环巢湖圈层逐级分流,纯化环湖路旅游功能 图6-17环巢湖地区养生要素分布图 图6-17环巢湖地区总体空间格局图 北岸民俗文化景观带:从长临河镇至中垾镇到巢湖龟山景区,以“碧水蓝天、清新怡人、农渔风情”为特色,挖掘民俗文化、农事节庆等富有巢湖地域特点的农业文化,把环湖大道沿线开发建设成为集山水田园观光、农业民俗文化展示、大湖湿地度假为一体的滨湖景观文化长廊。 巢湖北岸半岛地区是最佳建设“慢城”的实践地区,长临河、黄麓、烔炀三镇和中庙街道验巢湖北岸分布,围绕大小黄山形成一个天然的半岛小城镇组合。由四个特色小镇围合的乡村空间,湖山一体、水网丰富的生态背景,巢湖起源、九龙攒珠等历史、乡土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充分展现农业与文艺、休闲、养生相结合的慢生活理念。 以“慢城”的城市生活理念,在巢湖北岸地区塑造新型城乡空间,引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继承和发展该地区的“九龙攒珠”乡村建设传统文化。 图6-19 巢湖半岛国际慢城 3、北岸民俗文化景观带 从长临河镇经中庙、黄麓、烔炀、中垾、到龟山景区,是巢湖北岸景观资源集中的滨湖带,是展示巢湖风光、特色小镇、地方乡村文化的景观长廊,同时她连接了合肥和巢湖两个城市。 从文化景观资源来看,巢湖北岸分布了景点资源和人文构筑物的四分之三以上,集中于合肥的义城—四顶山—中庙—巢湖一线,构成了丰富的景区链接。结合整治巢湖地区的发展定位,依托湿地网络、乡村田园和风貌小镇,沿巢湖北岸环湖公路形成一条具有徽风皖韵特色出村庄文化景观长廊。从长临河至龟山景区,全长46公里。其中长临河至黄麓镇张家疃村全长约21公里,环湖公路穿越乡村城镇地区,主要观赏山、村、镇、田园风貌,局部地区可遥望巢湖水面;从张家疃村至龟山全长约25公里,环湖公路依托大堤临湖而建,可一边观赏美丽的巢湖风光,一边欣赏徽风皖韵的田园村庄风光。 图6-21 北岸民俗文化景观长廊 在这条特色的风光带上,结合乡镇发展,在长临河、中庙和中垾安排三处度假旅游基地。其中长临河依托高铁站安排游艇度假基地、中庙依托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资源安排休闲旅游度假基地、中垾结合生态湿地建设千岛湿地度假区。黄麓镇成为“九龙攒珠”乡村文化中心,烔炀镇结合河口湿地和古巢城遗址,发展渔村湿地等乡村旅游项目。 沿长廊以“碧水蓝天、清新怡人、农渔风情”为特色,挖掘民俗文化、农事节庆等富有巢湖地域特点的农业文化,把环湖大道沿线开发建设成为集山水田园观光、农业民俗文化展示、大湖湿地度假为一体的滨湖景观文化长廊。 2、环湖城镇发展指引 长临河镇:是距合肥市最近的一个镇区,京福高铁沿镇而过。长临河将依托交通和区位这两大优势,并依托丰富的水系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高端购物小镇、安排游艇港建设旅游度假基地,重现长临河昔日之辉煌。 长临河镇应始终保持旅游小镇的风貌,避免大规模的开发成为城市新区,失去亲近宜人的小镇特色。 生态型产业体系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低碳制造业、生态服务业等四大部分,通过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设,使城市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和谐、民生幸福、产业绿色、信息通衢等美好蓝图,使城市具备生态系统一般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图10-13 合肥生态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策略 构建以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 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着力提高农业的社会化、组织化与市场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加强农业五大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检验检测体系,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构建以特色种植、健康养殖和休闲观光为主的现代农业体系,特色种植业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稳定粮油生产,实施“菜篮子”、“米袋子”工程,扩大瓜果蔬菜种植,做强苗木花卉、林果茶等特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为重点,集中布局一批生猪、家禽、奶牛、水产等标准化养殖基地,提高供给能力。休闲观光农业重点发展以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