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版试验大纲
实验大纲(2012版)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10目录
导航原理与系统S 1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4
通信与监视系统 7
信号分析与处理(I,II) 10
通信原理S 14
导航原理与系统S
课课程名称:导航原理与系统S
英文名称:Navigation Principle Systems
课程编号一、实验学时/课程总学时: 26/100学时 学分:5.5
二、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及实验;通信原理
三、本实验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CDIO)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开设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本课程实用性强,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
四、实验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实验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标准:
理解大气数据测高度与速度的方法。
掌握姿态测量方法。
理解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情况,卫星空间布局。
掌握惯性导航的导航计算方法。
掌握卫星导航的导航计算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对导航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导航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级项目四选一
五、实验考核办法与成绩评定
实验内容根据学生平时实验操作结合实验报告综合评定,三级项目根据学生项目参与程度、实现程度及答辩结果综合评定。实验课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0%,三级项目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5%,无实验成绩和三级项目成绩本课程不予通过。
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5%。
六、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卫星导航技术实验指导书》自编
七、实验项目明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学时 主要内容及目的 面向专业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一 大气数据系统实验 2 掌握ADS组成;空速、气压高度的测量和算法实现 电子信息 验证 必修 二 IMU三轴姿态测量 2 姿态测量原理演示、测量精度演示 电子信息 演示 必修 三 实时卫星位置解算及结果分析 2 利用卫星导航实验平台的卫星位置数据进行多普勒频移的计算。 电子信息 验证 必修 四 几何精度因子的实时计算与分析 2 利用卫星数据计算不同的DOP,并利用该值进行定位误差分析 电子信息 设计 必修 五 接收机位置解算及结果分析 2 利用卫星位置及伪距参数进行接收机位置计算 电子信息 综合 必修 六 可视卫星位置预测及结果分析 2 利用实验台进行可见星的预测并分析 电子信息 验证 必修 七 卫星星历数据解析及卫星位置计算 14 利用GPS接收机数据编程进行卫星星历数据解析及卫星位置计算,并进行结果分析,其中:
项目方案设计 2学时
方案论证 2学时
设计方案实施 4学时
设计仿真 4学时
测试验证 2学时 电子信息 设计 选修(4选1) 八 卫星导航定位计算 14 利用GPS接收机数据编程进行,并进行结果分析,其中:
项目方案设计 2学时
方案论证 2学时
设计方案实施 4学时
设计仿真 4学时
测试验证 2学时 电子信息 设计 选修(4选1) 九 惯导姿态及航向计算 14 利用IMU数据进行,并进行结果分析,其中:
项目方案设计 2学时
方案论证 2学时
设计方案实施 4学时
设计仿真 4学时
测试验证 2学时 电子信息 设计 选修(4选1) 十 惯导速度及位置计算 14 利用IMU数据进行,并进行结果分析,其中:
项目方案设计 2学时
方案论证 2学时
设计方案实施 4学时
设计仿真 4学时
测试验证 2学时 电子信息 设计 选修(4选1)
注:1)实验类型是指:演示、验证、综合、设计
2)实验要求是指:必修、选修
执 笔 人: 孙淑光
审 批 人: 韩萍
审 定 时 间: 年 月 日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课课程名称: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
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 Field、 Microwave Techniques and Antennas
课程编号
一、实验(上机)学时/课程总学时: 6/36
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三、本实验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是工科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技术实践基础课,是与《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的配套实验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了电磁场与电磁波及微波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各类电磁现象内在规律和微波测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用场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检测和解决一些电磁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电磁场及微波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