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的过动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意力不集中的过动儿

注意力不集中的過動兒 國軍桃園總醫院 精神科 諶立中 我的孩子並不笨 他只是不容易專心 我的孩子並不壞 他只是比較衝動 您的孩子活動量過高嗎? 常手腳動來動去, 或在椅子上扭動不安 在教室中(或其他被期待要坐在椅上的場合)常離開座位 常在不恰當的場合中過度的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 常無法安靜的遊戲或參與娛樂活動 行為好像“蓄勢待發”或好像裝了引擎似的 常常話很多 您的孩子會過度衝動嗎? 當問題還沒說完, 他就脫口搶答 常常無法輪流等待 常常打斷別人的談話或遊戲 沒耐性. 很難延遲反應. 在不恰當的情況帶頭講話. 無法聽從指引. 搶別人的東西. 東碰碰西摸摸. 玩危險的活動. 常導致意外……. 行為問題多發生在團體的狀況…. 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嗎? 在學校活動. 工作. 或其他活動中常無法集中注意力在細節部分, 或因疏忽而犯錯 在遊戲或活動中無法持續集中注意力 對他說話時, 好像沒在聽似的 常無法遵循指示且無法完成學校功課. 家務. 或工作上的責任(要排除反抗行為或無法了解指示) 對活動或工作常無法組織好…. 您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嗎? 對需要集中精神的工作(如:功課.家事)常會逃避.厭惡.或不樂意參與 常將工作或活動所須的要件搞丟(如: 玩具.功課.鉛筆.書.或工具) 常易為外在的刺激所吸引注意力 對日常的活動常很健忘 什麼是“注意力缺損-過動症”? 特徵: 持續的活動量過高. 衝動行為 或注意力不集中 症狀必須在 7 歲前就出現 因症狀導致的障礙必須至少出現在 2 個以上的場合 必須因為症狀而造成功能障礙 (社會.學業.職業) 有關“過動兒” 多少人得? 3-5% 的學齡兒童 男女生比例? 2 : 1 ~ 3 : 1 (3 : 1 ~ 9 : 1) 女孩較多“注意力不集中亞型” 50% 過動兒會合併有行為障礙 20-25%過動兒會合併有學障 25%過動兒會合併有焦慮症 1/3過動兒會合併有憂鬱 危險因子 過動症(ADHD)家族病史. 男性家人有酒癮或反社會人格. 女性家人有Briquet syndrome. 男性. 父母有婚姻問題或家庭糾紛. 離婚. 被忽略. 剝奪. 智能障礙. 行為障礙. 出生時體重過低. 各種腦部傷害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治療 中樞神經刺激劑: 利他能 dextroamphetamine 3 y/o methylphenidate (Ritalin) 6 y/o (75% 有效) 三環抗憂慮劑 抗精神病藥物 Clonidine SSRI 該不該吃藥? 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已經被大系列的研究所確定 光用藥物治療是不夠的, 但可能是必要的 個案的嚴重度與周圍的協助條件決定是否要服藥 治療的目的不是只在促進學習 希望增進個案的自尊與人際互動 藥物的副作用- 利他能 胃口減退 當劑量過重時: 頭痛. 心悸. 胸悶 反應減慢或嗜睡? 多大才能服用? 會不會成癮? 會不會造成身體的傷害? 行為治療 可減低藥量的使用 合併治療有較佳的預後 父母訓練 老師訓練及諮詢 每日親師聯絡卡 認知行為訓練 學校輔助教育 老師訓練及諮詢 瞭解過動兒(ADHD)問題及惡性循環因素 教室內多一點結構化的管理 避免將過動兒置於大團體當中 以一對一的方式請好學生輔導 高年級來輔導 教導其他同學如何幫助及加強好的行為 取得家長的合作 家長訓練 以家長成長團體的方式進行 學習有關: 社會學習理論及行為改變技術 建立獎勵(迴饋)制度: 好寶寶貼紙. … 學習指出正向行為 清楚的指令 學習使用“隔離”技術(time out) 每日親師聯絡卡 認知行為技巧訓練 要能推廣到日常(generalization)才有用 以學習技巧及同儕社交技巧為主要目標 運動技巧 以團體方式進行 夏令日間營. 週末營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會不會好? 大多數的家長在幼童期發現活動量過大的現象…..不一定會持續變成ADHD 多在國小才診斷出來 在兒童晚期或青少年早期, 活動量過劇的現象會減少, 多以坐立不安或內心的不安為主 大多數的個案在青少年的晚期或成人期症狀會減少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會不會好? 常仍持續有學校成績不良. 行為問題. 自尊感低. 被同儕排斥 恢復多發生在 12-20歲 大多數個案都是部份改善 15-20%個案, 症狀持續到成人期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會不會遺傳? 一等血親中發生頻率較高 (4-5倍) 一等血親中也較多: 焦慮症. 情緒障礙. 學障. 藥酒癮. 反社會型人格違常. Briquet syndrome * *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