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研究生课程)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 主讲人:王恩华 * 整体水平: 尸体解剖 autopsy 动物实验 animal experiment 细胞水平: 光镜组织切片 light-microscope 细胞培养 cell culture 流式细胞技术 flow cytometry 组织芯片 tissue micro-array 组织微切割技术 micro-dissection 电镜 透射、扫描、免疫电镜 * 蛋白水平: 1.免疫组化 immunohistochemstry 2.Western Blotting 3.组织芯片 tissue micro-array 基因水平: 1.原位分子杂交(组织、染色体Fish) in situ hybridization 2.基因芯片 gene chip 3.组织芯片 tissue micro-array 4.PCR及测序等 PCR and sequence * 一、免疫组化标准化问题探讨 本世纪70年代问世 抗体种类急速增加,交叉反应存在 免疫组化技术方法不断问世 使用的试剂或实验室条件不同 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 病理医生的结果判定水平及关联知识 解决标准化的问题势在必行 * (一)方法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免疫组化方法有: PAP、ABC、APAAP法、S-P方法等 各种方法只要运用得好,都会得到满意 的结果 建议:在我们省内都采用S-P法 * S-P法的优点 ① 方法统一 ② 有配套的即用型抗体、试剂盒和显色试剂盒 ③ 一般2-3小时(30’-60’),而ABC法需1天,分 子量小(60KD),穿透力强 ④ 灵敏性高,特异性强,4个亚基都能于二抗上的生 物素结合,而且结合键强 ⑤ 背景低,非特异性反应少,等电点为6.5,接近于 中性,不与内源性凝集素样物质结合,而ABC法为10 * S-P法与ABC法的区别 S-P法:Streptaridin peroxidase conjugataed method 链霉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ABC法: 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 卵白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复合物法 S-P法中的链霉菌素抗生物素蛋白取代了ABC方法中的卵白 素和生物素 即:卵白素中的4个亚基一方面与第二抗体上的生物素结 合,另一方面还与复合物中的生物素结合 * 一抗 二抗 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 A------B-------C 一抗 二抗 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ABC法: S-P法: * (二) 固定、包埋 固定液:一般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PH7.3-7.4(PBS配制) 固定时间:应少于24小时,固定时间越长,抗原丢失越多 固定液量或组织块大小:组织为1/3,固定液2/3 大体标本:切下一块固定 * 包埋:起初免疫组化对蜡温的要求很严,温度一高会严重影响结果。现在由于抗体质量的提高,以及抗原恢复方法的问世,多数人又忽视了蜡温的问题。个人认为:尽管有抗原修复方法,但不如开始就不使抗原破坏,另外,蜡温过高,组织变脆,不易切成大片,容易脱片。因此,要控制蜡温在65℃以下 * (三) 抗原修复(抗原暴露、抗原复原) 组织中存在某种抗原、但用特异性抗体,却为阴性 其原因是: ①固定、包埋后部分抗原决定簇与核酸或其它蛋白抗原发生了交联,形成网络 ②固定液中的醛基本身也会发生交联,而封闭抗原 * 抗原修复的目的: 就是要打开交联,暴露抗原决定簇,有利于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修复的方法从大的方面讲有两种: 只限于需要抗原修复的抗体 ①热 微波 高压锅 水浴锅 ②酶消化 胰蛋白酶 胃蛋白酶 * 热修复: 0.01M柠檬酸缓冲液,PH=6.0,95℃,10分钟 注意:脱片多——多聚L赖氨酸 干片 选医用微波炉 酶消化:1.细胞内抗原——0.1%胰蛋白酶 20’37℃ 2.间质抗原——4%胃蛋白酶37℃,4-8小时 * (八)免疫组织化学的发展 1. 免疫PCR:主要用于临床生物分子检测方面 血清(Ag)电泳+Ab+无关引物扩增→显色 意义:1. 原来较弱、水平较低的酶等,用免疫PCR就可以检测出来 2. 需要较长或一定时间才能查出来 用免疫PCR法,就可提前查出来 如:病毒性心肌炎、血肿CPK检测 心梗早期心肌酶谱的检测等 心梗预报:心绞痛→一般认为没有酶 谱改变,设想用免疫PCR就可能发现改变 * 2. 原位免疫PCR 在组织切片上有定位 Ag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