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室日常工作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菌室日常工作课件.ppt

细菌室 东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赵建春 细菌室日常工作 一、接收,接种细菌室标本 二、培养,分析,鉴定病原菌 (致病菌) 三、抗酸杆菌工作(略) 四、培养基制备 五、医院感染,质量控制 接收,接种标本 细菌室常见标本:痰标本、尿标本、血培养标本、粪便、咽拭子、胸腹水标本、纤支刷片(抗酸) 、脑脊液、分泌物、支原体药敏 注意事项 标本拒收的原则 错误标签 标本泄露,标本明显被污染 拭子上的标签干掉或者标本量不够 标本不适合所要求的试验 运送标本的时间过长或所用运送培养基不合适 目前细菌室标本质量问题 中段尿,痰污染问题 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问题(血培养) 无价值的粪便、痰标本 标本污染(尿液) 尽量避免或减少尿道口正常菌群干扰。 清洁中段尿、导尿导管尿、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膀胱内尿液,送检标本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 尿量不宜太多,试管塞子与尿液不应直接接触 留取导尿管尿要排空导尿管内陈旧尿液,倘留置尿管超过三天应避免采用。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不能立即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但保存不超过8h 血培养瓶放置时间过长的影响 如图,细菌在稳定期和衰亡期细菌的数目增长减慢趋于平缓甚至在衰亡期时反而会降低,此时培养瓶放入培养仪会出现假阴性! 无价值的粪便、痰标本 应在发病早期并且尽量在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稀便不少于1ml,固体便不少于1克,无便患者可用直肠拭子采集标本。 要挑取含脓、黏液、血等病理改变或水样粪便送检。直肠拭子采样量要足够,拭子上肉眼应可见粪便。 注意事项: (1)虽然粪便标本本身含很多细菌但也要用无菌容器。 (2)注意挑取脓血便或粘液便做培养 (3)要进行分区划线。 外观为脓痰、粘液、血,涂片镜检10个上皮细胞/LP、25个WBC/LP 为合格标本。 常用的培养基种类和用途 血平板—普通细菌用 巧克力平板—含V、X因子,主要培养嗜血杆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用 麦康凯平板—G-杆菌用 沙保罗平板—真菌培养用 SS平板—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用 M-H平板—细菌药敏用 TCBS平板—弧菌科细菌用 真菌显色平板—真菌培养用 罗氏培养基—分枝杆菌用 标本接种以及相应平板 标本类型 培养基 痰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沙保罗平板 中段尿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脑脊液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 穿刺液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 咽拭子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 血培养阳性 血平板、麦康凯平板 粪便标本 SS平板、血平板 病灶分泌物 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 板 注意事项 接种环使用前后均应灭菌,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及交叉污染。 生理盐水和棉签均应灭菌处理防止污染标本。 接种标本时应待接种环冷却后进行,以免将细菌烫死从而造成假阴性结果。 四区划线时应轻柔,不破坏平板;线条应疏密合适,从而更好分离出单个菌落。 基本原则:无菌操作和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 细菌鉴定的基本步骤 标本的分离培养(这关系到整个结果的可靠性) 培养结果的观察(致病菌的选择) 细菌的分纯、鉴定( MicroScan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 细菌鉴定的基本步骤 观察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特点: 菌落的大小,是否光滑,菌落边缘是否整齐,菌落的颜色——如无色似水滴状、白色、灰色、黄色、以及色泽的深浅,是否透光及透光的强弱,菌落产生光泽,等等;菌落产生的溶血环的情况——α溶血、β溶血、水溶性溶血、脂溶性溶血和其他的溶血特点;细菌产生的气味——如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姜”味,酵母菌的酵母味,芳香黄杆菌的水果糖芳香味等等。 细菌鉴定的基本步骤 培养结果的观察(致病菌的选择)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细菌生长 观察生长情况(是单一种细菌还是多种细菌) 观察生长的细菌是否具有某些典型特征 排除污染细菌 对于无菌部位所采集的标本(CSF、胸水、腹水、关节液、血液、骨髓、各器官穿刺液等等),只要培养出细菌(排除污染)一律都视为致病菌。 对于有菌部位或易被正常菌群污染的标本,培养出细菌后,要根

文档评论(0)

danli2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