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FMEA资料3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冲压FMEA资料31

设计 凸模脆性断裂 模具报废,引起客户严重不满 8 设计不合理,圆弧过渡R过小L/D﹥3研磨质量不好。选材不当 6 试模发现 工序发现 6 288 图纸评审,加强培训 入库检查 8 2 2 32 擦伤/刮伤/模痕 产品冲压不良,尺寸不稳定 8 模具设计结构不合理,凸凹模间隙过小,凹模表面光洁度太差,凹模R角太小,定位不稳定,凸凹模间隙太大,托件板高度太低,滑块不光滑或尖角太大 5 3 120 进料 钢材(模仁)材质异常 1.产品表面形成凹陷或凸起 2.产品局部变形3.产品表面易产生压伤、拉模等外观不良 4.模具的寿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8 1.硬度不足 2.抛光性能不好 3.密度及纯度不够 1.硬度计管控 2.检验记录管控3.索取供应商的材质保证书 3 72 模架材质异常 导柱卡死 顶针板变形 8 硬度不足 5 硬度计管控 3 72 标准配件 1.模具漏水或漏油导致产品外观不良 2.顶针变形导致产品尺寸变异或产品不能顺利脱模 8 1.顶针系列硬度不足 2.防水圈耐高温度性能不佳 5 1.硬度计管控 2.每批抽取2PCS进行耐高温测试 3.索取供应商的材质保证书 3 72 钢料 影响电极的效果,模腔表面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效果 8 1.纯度不够. 2.铜料内混着杂质 3 1.每批抽取测试 2.供应商的材质保证书 3 72 制程 CNC加工 规格不能符合要求 8 1.编程错误 2.刀具磨损 3 1.对程序设定进行模拟测试 2.目视检测刀具3.尺寸精度测量 2 48 铣床加工 规格不能符合要求 8 人员手工作业控制不当 4 1.人员操作控制2.尺寸精度测量 2 64 线切割 尺寸精度不符 8 1.编程错误 2.操作数据设定失误 2 1.对程序设定进行模拟测试 2.依据机器设备说明设定参数 2 32 磨床加工 规格不能符合要求 8 人员手工作业控制不当 4 1.人员操作控制2.尺寸精度测量 2 64 钻床加工 规格不能符合要求 8 人员手工作业控制不当 4 1.人员操作控制2.尺寸精度测量 2 64 EDM放电加工 尺寸精度不符 8 操作参数设定有误 2 1.加工完成后由钳工对每制程进行确认 2.每制程由品质工程师确认 2 32 抛光 1.模具表面亮度不足 6 人为手工操作不当 5 1.由合格人员上岗操作 2.制定专人检查 2 60 组装 1.组装错误 2.配件漏装 3.配合不良 导致产品结构错误或者模具不能正常使用 8 人为操作漏失 2 1.参照模具组装图作业 2.用模具组装点检表进行记录管控 3.人员模拟实配测试 2 32 验收 水路不良 1.模具水路不通2.模具水路漏水 导致模具的升降温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能正常使用 6 人员作业漏失 3 1.实际试水测试2.模具制程异常报告 2 36 实配不良 模具不能正常使用 8 人员作业失误 2 1.人员模拟实陪测试 2.模具制程异常报告 2 32 缺件 模具不能正常使用 8 人员作业漏失 2 1.专人核对 2.模具制程异常报告 2 32 模具清洁度 产品外观不良 4 人员作业不当 6 1.专人检查 2.模具制程异常报告 3 72 制程尺寸与模具图面不符 产品尺寸不良,导致组装或功能干涉 8 人员作业漏失 3 1.专人核对 2.模具制程异常报告 2 48 RPN>90者或S,O,D,>8,提出预防及改善措施; PN0且S,OD,≤8,应将RPN前10%提出预防及改善措施 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Potential 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潛在過程失效模式及效應分析 (D-FMEA) FMEA NO編號: Page頁次: (Rev.)# 版次: Part or Process No/Name品名/品號: VS-63W002 Supplier and Plants Affected責任部門: Prepared by編制者: Model Year/Vehicle 車型 年份/車輛: Key Production Date關鍵日期: FMEA Date (Orig.)編制日期: Core Team小組成員: FMEA Date (Rev.)修訂日期: Process Description 過程要求 Poten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