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三次婚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丁玲三次婚恋

丁玲三次婚恋   丁玲是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一生创造了辉煌的文学成就,也经历了政治上的坎坷与风雨。同时,她的感情生活也充满了浪漫、曲折和忠贞。丁玲一生中曾经历了三次婚恋,第一次以爱人的牺牲而告终,第二次则以爱人的背叛而结束。只有第三次,她才与夫君携手并进,度过人生漫漫的旅程,美好的爱情也在政治风浪中经受了考验,得到了升华。      初识胡也频,与浪漫诗人迈进婚姻的殿堂      丁玲190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风暴吹到湖南,正在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丁玲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也走上街头,参加游行、演讲,并开始接触新文学作品。1922年2月,丁玲作为具有叛逆思想的新女性,毅然解除了和舅父家大表兄的婚约,离开湖南来到上海,同好友王剑虹一起进入了共产党人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1923年冬,王剑虹同共产党人瞿秋白结婚。不久,丁玲只身来到北京,先在―个补习学校补习功课,偶尔也去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1925年初,2l岁的丁玲与胡也频相识。胡也频是福建人,因少年时家道败落给人当了学徒,后到天津大沽口海军学校学习轮机;1924年在北京《京报》副刊《民众文学周刊》做编辑,并开始文学创作。远离家乡,爱好文学,使这对青年男女有了共同语言。胡也频那诗人的气质,火一样的热情,吸引并温暖了丁玲那颗孤独的心。这年夏天,丁玲趁暑假回湖南探望母亲。没想到的是,胡也频也一路“追”到湖南。爱情的浪漫与执着,深深打动了丁玲的芳心,她在寻找一生归宿的旅途中,感到了胡也频那真挚情感的可贵。那个夏天,他们在一起谈人生,谈文学,谈理想,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暑假结束回到北京,在香山脚下的一间农舍里,两个漂泊者点燃红烛,开始了新的生活。两个人的生活既洋溢着热情也充满了贫困。他们住的房子虽十分简陋,但每月还需9元钱租金,靠胡也频那点微薄的稿费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人买菜,―人烧饭;一个读书,一个写稿。期间,丁玲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名著,不断充实着自已的精神世界。由于胡也频的稿费收入不稳定,丁玲便不??不时常将自已的衣物拿到当铺典当,以应生活之急。   然而,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贤妻良母并不是丁玲的理想。1926年春,丁玲结织了刚到北京的著名戏剧家洪深,并看了他带来的电影,于是产生了想当电影演员的梦想。在丁玲的鼓动下,胡也频和丁玲来到上海,进入明星电影公司。明星电影公司曾拍摄《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风靡一时的进步电影,培养出赵丹、周璇等一大批明星。电影公司对丁玲很满意,要跟她签3年的合同。临到签合同时,丁玲犹豫了:要将3年的青春‘卖’给一家电影公司,这不符合她的性格。于是,丁玲退出了电影界,又去拜访南国剧社的负责人田汉,想当一个戏剧演员。可很快,当时戏剧界的不良风气又吓退了她。最终,她想从事演艺业的梦想破灭了。   带着一腔的失望,丁玲与胡也频重又回到北京。在胡也频的鼓励与支持下,丁玲拿起笔写起了小说。在昏暗的灯光下,丁玲把她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笔下的人物一一表现出来。1927年12月,由沈雁冰、郑振锋主编的《小说月报》发表了丁玲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梦珂》,紧接着,又发表了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作品一问世,立刻轰动文坛。此后,丁玲的小说一篇接一篇地展现在读者眼前。1928年10月,丁玲出版了她的第―个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翌年5月,又出版了第二个短篇小说集《自杀日记》。看到丁玲的成功,胡也频的高兴一点也不亚于丁玲,他毅然放弃自己在北京的事业,陪同丁玲到上海定居。   1929年初,雄心勃勃的丁玲冀望在文学事业上开辟出―片新天地。她同胡也频、沈从文一起创办了红黑出版社,出版《红黑》月刊和《红黑创作丛书》。胡也频为了支持丁玲创作,将大部分的组稿、校对、跑印厂工作揽过来,好让丁玲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创作。可是,对两个年轻人来说,搞出版比写作要困难得多,经营不到―年,出版社就因债务问题被迫关门。两人的生活出现了严重困难。1930年2月,胡也频不得不独自一人到济南一所中学教书,挣钱还债,丁玲则留在上海创作。两个月后,对爱情执着的丁玲赶到济南,与胡也频共同生活。但因胡也频从事进步活动,济南国民党当局要逮捕他,两人随即被迫离开济南又回到上海。   返回上海不久,两人同时加入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胡也频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左联”的执行委员。此后,在革命文学的道路上,丁玲与胡也频携手并进,成绩颇丰。丁玲发表了《年前的一天》、《1930年春上海》,胡也频发表了小说《光明在我们前面》。同年11月,儿子蒋祖林出生,初为人母的丁玲对生活更加充满了热情和希望。可就在这时,一个沉重的打击突然降临,胡也频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玫瑰般的爱情戛然而止。   丁玲与胡也频的爱情生活虽只有短短5年,可对她的一生却产生了无可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