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个农民“现代成长”
三个农民“现代成长”
“绿色证书”显威力
2004年,潼南县小渡镇皂角村村支书黄朝中带领村民一口气栽了1000亩桑树。就在大家充满憧憬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些桑苗长势慢,还有一些枯萎、死掉了。
“黄支书,这是啷个搞的?”
“黄支书,要是粮食没了,桑树也没了,我们是赔不起的哟?”……
黄朝忠急了,他匆匆赶到县上请来技术人员,问题很快解决,但夜里他却失眠了:“没有技术可不行?!”
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镇上的干部来问他:“县上要进行‘绿色证书’培训,你去不去?”
“啥子‘绿色证书’哟?”
“就是政府组织的对村干部进行农村适用技术的培训。”
黄朝中第一个赶到县上,第一个报了名。
然而,他的“个人行为”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望着妻子过分操劳而累弯了的脊背,黄朝中感到手足无措:这一走就是三五个月呀!
但为了大家早日致富,他还是硬起心肠去了培训班。
在学习培训近五个月的时间里,黄朝中只回过一次家,那是回村讨论村里公路修建事宜而顺便回家看看。妻子过55岁生日那天,他也只打了个电话问候祝福。他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栽桑养蚕的理论知识、实用技术,实地进行实践锻炼,学习笔记记了厚厚三大本。
有了技术的他,带动村里发展蚕桑业显得更加从容,更加稳健。两年后,全村发展桑树1200亩。
“现在,我们村一年养蚕收入超过60万元,家家栽桑、户户养蚕,人均纯收入从三年前的不足2000元增加到如今的4000多元,很多人都修了新楼房,还有人买了小车。”
这个老支书找到了“功成名就”的快感。
“泥脚杆”读中专
两年前的冬天,梓潼街道大坪村村民唐永祥在街道办事处帮助下,租了480亩荒山栽柚子树。然而,胆子够大的他碰到了一个难题:对柚苗管理他完全是一个门外汉。
“老唐啊,莫着急,我们推荐你到县上的农业学校去读中专。”街道办事处的干部胸有成竹。
“我都快成老头儿了,还要文凭干啥?”
“你说得对,文凭只是一张纸,但是,这个中专,是专门为普通群众开的哟,???部讲的是管用的生产实用技术。”
“那,柚子栽培技术讲不讲?”
“讲,当然要讲。我们专门派人和农业学校进行了衔接,这一期中专班,将柚子栽培技术作为一门主要课程,这对你非常合适。”
“那,学费要好多呢?”
“学费不用操心,你尽管去读就是了。”干部拍着唐永祥的肩膀,笑呵呵地说,“我们只希望你富了,别忘了带动周围的群众致富哟。”
唐永祥一边读中专,一边建果园。他将学到的技术及时用在果园发展上,一遇到问题,就及时请来学校的老师帮忙指导。
当上了果园主人的他,没有忘记周围的群众。“我免费送给他们柚苗,免费进行技术指导,现在,栽有10亩以上柚子的就有5户。”唐永祥意味深长地说,“柚子栽得多,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可以扩大我们的影响,有利于市场销售。”
“土专家”这样炼成
2003年底,潼南县决定发展笋竹产业,建设10万亩笋竹产业化生产基地。双江镇龙门村村支书易守庆决定在全村发展笋竹2000亩。
“易支书,你说怎样干,我们就怎样干。只是,这个东西稳不稳当哟?”
面对群众的质疑,易守庆冷静下来:“是啊,总要把这个‘东西’弄清楚吧?”
易守庆赓即去了县上,一天后,他回来了,郑重其事地告诉大伙,竹笋是世界上十大无公害绿色森林食品之一,种植一亩笋竹,第二年就能产笋,第三年进入盛产期,鲜笋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每亩平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而龙门村海拔低,土壤肥沃,是笋竹生长的绝佳地带。“搞笋竹绝对没错。”在乡亲们面前,他把胸脯拍得“啪啪”响。
“这到底怎么搞,总还得说说吧。”
是啊,这该怎么搞?他敲开了县林业局、农业局的大门,这一走就是五天。第六天,他回来了,带回两本厚厚的笔记和六本崭新的书,带回了笋竹栽植、培育、管理、收割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
“有了这些技术,要搞好笋竹生产不会有大问题。”县上的技术人员告诉他。
易守庆将这些技术反复学习、实践,指导全村进行笋竹栽植。“知识要深,技术要精。”当他得知四川农业大学的江心教授对竹类研究颇有权威、经验丰富,便决定前去请教。
2005年冬末,他乘车赶到成都,又转车赶到雅安,跨进了四川农业大学的校门。然而,江教授外出学术交流去了,他没有见到。四天后,他又赶到雅安,这一次,江教授依然不在学校。在后来的一个多月里,易守庆又三次前去雅安,却都是空手而归。“苦心人,天不负。”不甘心的他,第六次去了雅安,这一次终于见到了江教授。江教授为他“六顾茅庐”的诚意打动了,向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并主动到龙门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6. 26个英文字母-复习课件-1字母闯关游戏(共30张PPT).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02.doc VIP
- 健康险手册使用说明.pptx VIP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VIP
- 饲料添加剂项目企业经营战略手册(参考).docx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数字智慧方案5496丨商业综合体地块智能化系统设计汇报方案(66页PPT).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城投集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docx VIP
- 量子之年:从2025年从概念到现实报告(英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