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第一条铁路风风雨雨
中国第一条铁路风风雨雨
谁是第一条?
历史上曾有过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南北之争。就铁路实物而言,中国第一条铁路当属北京宣武门外一条一里长的“展览铁路”。
1814年,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诞生了铁路和蒸汽机车。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本扩张;英国商人极力向清政府宣传铁路的优越性,不仅如此,1865年,一个叫杜兰德的英国商人,在北京的宣武门外,沿着护城河,修建了一条只有一里长、用于“展览”的小铁路。若以实物论,它的确是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小铁路。可它仅仅是用来展览的,不是用来实用的,所以它只能算作是“展品”。
这件“展品”展出以后,引来了不少观众。因为新奇、没有见过,所以人们想看个究竟。不久。清朝统治者便以“观者骇怪”为由,勒令将它拆除了。这件“展品”还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铁路。
中国第一条铁路应当是1876年7月3日(闰五月十二日)正式通车并投入营运的吴淞铁路。为了与上述北京的“展览铁路”相区别,人们往往在第一条的后面加上“营运”或“运营”两字,以区别“展览铁路”。
早在1866年,英国公使威妥玛就向清政府提出:吴淞至上海之间河道淤塞,疏通困难,大吨位轮船无法停靠上海港,请求修筑从吴淞到上海的铁路,以便大吨位轮船停泊吴淞后,能和上海办理联运。这时的清政府对修建铁路心存疑虑,没有批准威妥玛的请求。
过了六七年,大约在1874年,上海英商怡和洋行耍了个花招,声称修筑一条吴淞至上海的“马路”,组织了吴淞道路公司,得到清政府当局同意后,征购了从上海租界以北到吴淞一带的土地。随后“沿路一带,两边皆挖深沟,以泥筑成车路,约高三尺,盖以备接铁条也”。至于施工的工人,基本上就是“就地取材”,聘用的“村内工人甚多,有时殆至二千之数。每人不大不小支结每日工钱约二百文(只等同于后来吴淞铁路通车时一张下等车厢车票的价格―――作者注)”。因为不知实情,以至“乡人皆踊跃从事,毫无怨嫌”。
不过还是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乡村老太太被征去了土地。开始她只以为是在被征去的空地上派用处,不料施工时要“折”去她原先土地上的“??木数株”。老太太死活加以阻挡,施工也一度停了下来。老太太理直气壮地说:我“卖地不卖树。因树于风水有助,故不能折也”。说到“风水”两字,村内工人都收住了手,谁都不愿坏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风水”。道路公司当局得知此事后,既担心事情闹大,又担心影响工程,赶紧通知各施工单位,遇有树木一律不准折,要将它们移至“车路两边,置设栅栏”加以保护,同时承诺“将专设一人,以资管看”。如今一些地方的铁路沿线,还沿袭着种植树木的习俗,兴许还有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乡村老太太的一份功劳呢!
眼看这条从租界以北向吴淞延伸、高高隆起的“马路”修得差不多了,1875年底,英商的吴淞道路公司,又以欺骗的手段,以“供车路之用的铁器”的名义,运进钢轨和机车。明明修筑的这条“马路”(实为“铁路”),是为了火车的运行,可英同商人硬要正活反说,把修铁路是为了通火车,反说成是“供车路之用的铁器”。后来清朝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不过也有察觉到内情的人。宝山县的冯明府偶然发现,协助英商公司用船只装运填路石子的承运人,竟然是英国领事。于是他将此事上报,希望总理衙门核示要求停工。英国领事听说“停工之议”,照样我行我素,而且“坚不允从,所以此路仍照常工筑也”。宝山县冯明府的请求,在软弱无力的清朝政府那里只能是石沉大海!到1876年2月初,此时铁轨已经铺到当时的徐家花园附近了。由于铁路施工的特殊性,不要说以后在铁轨上运行的火车了,就是在铁轨上运行的施工车(运输枕木与石子的小火车),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人们都想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东西。据当时《申报》记载,不但本埠人喜欢看,就连几十里甚至百里以外的人也喜欢看。每天总有上千人或者驾马车、乘大轿,或者坐东洋车赶来;卖水果的,摆点心摊的,也像赶市一样到铁路工地附近做买卖。
至于吴淞铁路(上海到江湾那段)正式通车的盛况,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那可是“相当的可观”。《申报》1876年7月4日于吴淞铁路正式通车第二天报道:“到下午一点钟,男女老幼,纷至沓来,大半皆愿坐上中两等之车,顷刻之间,车厢已无虚位,仅有买得上中之票仍坐下等车者。迨车已开行,而来人尚如潮涌至,盖皆以从未目睹,欲亲身试之耳。”
总而言之,那时候,“游铁路”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就连住在城内几乎终年不出门的人,也接二连三地携家眷来一游。
命运如何?
关于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命运,笔者以为用“昙花一现”来形容恐怕还是比较恰当的。
英国人好不容易在中国建成了第一条铁路,而且投入了正常的运营,票价自然不会低。那时从上海到吴淞上等票为1元,中等票为5角,下等票为200文(1200文相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应对被误读挑战.doc
- 中国式怕与爱.doc
- 中国式打拼深层内涵.doc
- 中国建立图书馆之友组织研究.doc
- 中国式狂欢新高度.doc
- 中国式网络问政存在问题.doc
- 中国当代农业政策史一部力作.doc
- 中国当代广告中西化元素.doc
- 中国当代时政期刊转型思路.doc
- 中国当前社会信任解构与重建.doc
- 奔驰培训资料CLS车型介绍 中文.pdf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烯酯生产分厂项目7-能量衡算说明书.doc
- 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醋酸乙烯酯生产分厂项目8-物料衡算说明书.doc
- 《汽车机修》教学课件3、第三章、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pdf
- 2018化学战剂中毒的现场处置-wuqh.pdf
- 白车身设计GD&T简单培训.pdf
- 2021年全国优秀技术经理维修案例-高压电系统-7583744-德州华运-张作村.pdf
- 奔驰培训资料ME 9.7 KE发动机控制系统 中文.pdf
- 镇海炼化硫磺回收制二硫化碳生产项目大气污染估算报告(硫芳百世).docx
- 《汽车机修》教学课件15、第十五章、转向系统的构造原理与鼓掌检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