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心理学课件全国通用
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的强度 情绪的紧张度 情绪的快感度 情绪的复杂度 表情 面部表情 体态表情 言语表情 (二)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长短,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往往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 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情感的种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三) 情绪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情绪与学习效率 2、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 3、情感的品质与学习 (二)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 (三)情感的品质与学习 (四)学生的情感教育 了解自我 管理自我 自我激励 识别他人情绪 处理人际关系 个性差异与学习 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性格差异与学习 第六章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涵义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第二节 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发展 一、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本目建议学生自学) 二、国内关于品德发展的研究(本目建议学生自学) 三、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 四、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第四节 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化与矫正 一、学生不良品德的概念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分析 三、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化与矫正 第一节 品 德 概 述 一 、 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性或品行、操行等等。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一)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2.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二)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 1.品德心理结构的复杂性 2.品德心理结构的整体性 3.品德心理结构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4.品德心理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第二节 品德的发展 一、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7、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阶段1: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 阶段3:以“好孩子”为定向。 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为定向。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 二、国内关于品德发展的研究 (一)品德发展阶段论的跨文化研究 (二)关于品德发展的新探索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示范而进行的。榜样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才能对学习者产生有效的影响。 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 第二,榜样本身的特点(如年龄、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的相似性。 第三,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 第四,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 第五,榜样的行为要感人。 智商呈正态分布 (一)智力的理论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 一、智力与智力结构 主要的智力定义: 1.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 2.智力是一种学习的潜在能力 3.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4.智力是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综合 5.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一)智力的理论 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二)智力结构的理论 1.单因素论 2.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3.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5.阜南的等级层次理论 6.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7.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返回 G: general factor 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