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照应在中英报刊广播中衔接比较.docVIP

人称照应在中英报刊广播中衔接比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称照应在中英报刊广播中衔接比较

人称照应在中英报刊广播中衔接比较   【摘要】本文通过对衔接理论和研究的探索,来阐述衔接机制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中英文报刊广播材料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人称照应在这种特殊文体中的异同点。   【关键词】 人称 衔接 照应      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合著的Cohesion in English出版以后,cohesion一词由一个普通的词汇变为语言学术语。语言学家们也开始对各种衔接手段进行详尽的研究,由此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上世纪70年代以后,衔接理论在语言学界引起广泛的注意,得到许多人的支持。   最初韩礼德提到:“衔接概念表达基本语义联系,据此任何口语或书面形式的语段得以构成语篇。衔接可以具体化为不同的范畴――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使之系统化。这些范畴不但具有衔接的独特理论基础而且可提供语篇描写和分析的实用方法。”①   后来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韩礼德又提到:“为了构建语篇,我们需要在语篇内部建立起一些不受语法制约的其他联系。这些联系可包含任何程度的成分,小于或大于小句的成分,单个词汇乃至漫长语段。这些联系能够跨越任何程度的言语间距,可出现在句内,也可出现在句外,不用顾及任何介于其间语言的属性;这种联系不靠语法结构来获取,而是通过某种大不相同的方法实现的,这种非结构的话语手段就是衔接。”②   近年来国内语言学家引进和推崇功能语法,更是重视衔接。其中贡献比较大的就是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他们论述衔接的角度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理论是趋于一致的,每谈到衔接与连贯,必定会讲到韩礼德和哈桑的理论。胡壮麟曾讲到:“衔接和语篇一样,是一个语义概念。他指的是语篇中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联系,或者说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当语篇中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关系。”③   照应实际上是回指某个以前说到过的或下指某个待说的语义单位词项。 照应通过恰当地使用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副词以及表示比较意义的限定词使语篇语义连贯, 层次分明, 实现篇章结构的严密性和连贯性。韩礼德和哈桑按不同的照应词项将照应分为三种类型: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比较照应。现重点以人称照应来分析一下衔接机制在中英文报纸中的作用和意义。人称照应是通过人称代词(I, you, she, he, they, etc. )和所属限定词(her,his, their, etc.)和所属代词(hers, his, theirs, etc.)来指代所指对象。对于人称代词的研究是探索语篇问题特征的一个重要手段。接下来将重点分析中英文报刊广播中的人称指代。中英文中的人称代词没有本质的区别。“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指称的表达方式,现代汉语里有一套比较简明的代词来表示指称,就人称代词而言,除了现在通用的,还有一些英语中所没有的,就是咱,咱们,自己,人家。”④   在人称代词的使用上,英语和汉语存在一些相同之处。首先,在中英文材料中,所使用的人称代词多半为第三人称的形式,第一和第二人称的人称代词只会出现在直接引语中。这可以从文体的角度加以理解,一般第一和第二人称出现在会话中,而第三人称多出现在叙述文体中,而所选的材料为报刊广播,属于叙述文体,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同时材料中涉及的指代基本上都是前指,而不是后指,因为由于语篇的体现形式是线性的, 所指对象如果出现在指称词之前, 人称代词在句中就可以构成前照应关系。这种前照应手法能使指称关系更为明确。如果构成后照应的话,多数情况下是作者要制造悬念,刻意为之的,但报刊广播不像小说,它主要的目的是要叙述事实,介绍事件,而非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其次,在中英文的材料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都遵循“复现指代原则”,“阻断原则”,“心理距离原则”。指代的主要作用是建立意义联系当一个项目再次出现时,我们不用原来的名词,而用相应的代词来指代它。我们在材料中能够发现大量这样的例子:   台北市政府环保局顾志康先生告诉记者,为减少生活垃圾产量,台北实施了严格的垃圾分类和垃圾费“随袋征收”等有效举措。他说,1996年台北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动,培养民众形成定点送交垃圾的理念和习惯。   句中当顾志康先生第二次出现的时候,使用了代词他来替代,就是遵循了“复现指代原则”。   如果语篇中涉及到两个或多个人或物的时候, 指代成分的选择就会受到新的选择规则的约束。当指代词的连续性被另一个人或物间断后,它再次出现时就要重新用名词指称, 使其与前面就近的主角分开, 同时恢复在读者记忆中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这种被其他项目阻断后再出现时用名词指称的现象称为阻断原则。例如,During the 17 year Elliott put up with her, he moved 10 ti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