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区测评指标
附件3
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市、区)测评指标
测评对象: 市(州) 县(市、区)
测评单位:(签章) 测评组长:
测评日期:
贵州省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表
2014年2月说 明
一、关于县(市、区)的说明
县(市、区)为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
二、测评指标的结构与内容
1.结构: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两部分。
2.分值构成:总分110分,其中基本指标100分,特色指标10分。没有农业人口的城区测评指标不包含2-2项,总分102分。
三、测评方法
1. 主要采用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材料审核、座谈讨论等方法进行测评。
2. 审核材料的时间跨度:2014-2015年。
3. 每项分值间的最小差别为0.5分,如0,0.5,1.5等。
4. 综合考评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县(市、区)才能被命名为贵州省公民科学素质先进县(市、区)。
基本指标(100分)
指标名称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分值 评分 测评方法 备注 1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分) 1-1
党政领导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分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2. 党委、政府每年听取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汇报1次以上(2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每半年听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情况汇报1次,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分);县(市、区)领导积极参加科普活动(1分)。 5分 材料审核 3. 各乡镇(街道)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 2分 材料审核 1-2
健全协调领导制度 分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2. 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机构每年召开1次领导小组会议(1分),1次联络员会议(1分)。 2分 1-3
考核管理 分 材料审核 2.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考核管理制度,对在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 2分 材料审核 2-1
积极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分 材料审核
听取汇报
实地考查
2. 建有1所省级或市(州)级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3所以上县(市、区)级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1分);在中小学普遍推广探究式学习方法,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教育质量,在校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不少于50%(1分)。 2分 3. 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社区科普活动室等为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服务。 1分 4. 有稳定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科技辅导员队伍,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 1分 2-2
积极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分
实地考查
材料审核 2.60%以上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和农民党员劳动力每年接受科技培训。 2分 3.各县(市、区)党校、农广校、农函大、职校等教育机构每年都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1分 4. 每个村建有科技或科普农民组织,每个村都要开展农村科技、科普示范活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分 5.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面向农民的科技下乡等农村科普活动,每年不少于10次。 1分 6. 充分发挥农民书屋、科普活动站、宣传栏等乡村科学教育活动场所的作用,开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相关工作。 1分 2-3
积极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分
实地考查
材料审核 2. 60%以上的街道、社区干部每年接受各类科普培训和科技教育,城镇各类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在岗培训、继续教育。 2分 3. 城镇失业人员通过培训掌握1~2项再就业生产技能,其中一批人走上工作岗位。 1分 4. 为广大职工(农民工)搭建读书自学、提升素质的平台。在企业、城镇社区等建设职工书屋、科普宣传橱窗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宣传阵地。 1分 5. 在企业中开展青工职业技能比赛、岗位能手、“讲理想、比贡献”等活动,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质。 1分 2-
积极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行动 分 材料审核 1分 分 1分 材料审核 2. 加强社区综合活动站(室)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场所,拓展和发挥其科学素质教育的功能,有条件的社区要创建社区科普学校。 2分 3. 整合社区内及周边单位资源,鼓励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积极参与社区各项科学素质教育活动。 1分
3.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能力不断增强(28分)
3-1
科普基础设施健全 1. 加大对公益性科普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草牧场转让合同5篇.docx VIP
- (四级)保育师理论学习考试题库(浓缩300题).docx VIP
- 2025四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浓缩400题).docx VIP
- 实施指南《GB_T10068-2020轴中心高为56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实施指南.docx VIP
- 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课件.pptx VIP
- 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 课件-【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共29张PPT).pptx VIP
- 铝方通吊顶施工技术交底.pptx VIP
- DB23T1501-2013 水利堤(岸)坡防护工程格宾与雷诺护垫施工技术规范.pdf VIP
- 华为极简站点解决方案opm200.pdf VIP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下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