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像家公司
像家公司
每个员工都会对自己所在的公司有这样或那样的憧憬与希望,希望待遇越来越好,希望自己的才干得到施展发挥,希望自己得到?有的尊重与地位,或是希望公司像“家”一样……
■永业的“慈孝”
2011年9月8日上午,李南西的父亲去银行取款,突然发现存折上有一栏写着:“慈孝――550元”。他突然回想起今年7月的一天,儿子从北京打来电话说,公司急需父母的一个存折的账号,公司要给每个员工的父母建立一个“慈孝基金”。没想到,这竟是真的。
李南西在今年7月进入永业公司。在这之前,他曾在一家农业杂志社做经济栏目的编辑5年有余。李南西的父亲感觉自己的孩子自从进入永业以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与父母的交谈中,李南西也总能透出一股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李南西的父亲说:“他的这些举动曾经是我的希望,今天我看到这些正在成为现实,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用永业老总的话来说,设立“慈孝基金”的初衷是一种人文关怀。永业是一家涉农企业,是为三农服务的,员工多数是75后、80后,他们的工作要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常年行走在乡镇、村庄,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这些员工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个性独立、受过良好的教育,愿意在永业这个好平台上施展自己的事业抱负,珍惜这个既能帮助农民富裕又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机会,在他们忘我的工作,给他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却要抛家舍业,对家人特别是对父母的关怀、照顾就要减少。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永业公司在此基础上设立‘永业慈孝基金’,与员工一起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让员工的父母知道他们培养的子女在永业这个舞台上所创造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
“慈孝基金”以员工工资的10%作为该员工父母所享慈孝基金的基数,这个基数中50%由员工个人承担,50%由公司慈孝基金补贴,用员工父母的名字开一个专用账户,每月根据员工的实际收入,将每位员工这个基数的款项由公司直接发至他们父母专用慈孝账户上,这些慈孝款一来可以用于员工父母的生活补贴,同时也弥补因员工平常与父母聚少离多,不能陪伴父母休闲、度假、旅游而??来的遗憾,给父母们提供旅游、度假的资金。员工父母也通过每月获得的慈孝基金数额的变化感知孩子在公司工作的进步与成长,通过这个纽带把员工的管理和家庭的关注有机地联系到一起。
李南西父亲收到“慈孝费”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随即便给永业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老人在信中说:“从贵公司给职工设立慈孝工资栏中,我体会到公司对员工的关爱和激励是多么大;我体会到公司对社会的承诺和责任是多么深;我体会到公司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是多么强。由此,我也体会到了我儿子变化之大的动力所在。”
■蓝领的困惑
见到欧宁的时候,她和往常没什么两样――蓝色的工作服上,绣着她所在某光伏企业的名字,白大褂是工作流程中规定的必要保护,另外还按要求戴上了帽子和手套――一个蓝领工人最标准的打扮。
欧宁的工作场所是位于车间中部的分拣室,她工作的内容就是将全厂制造硅锭时残留在坩埚底的余料敲打下来收集,以便回炉再利用。
这一天,工厂的工会安排了一个讲座,教女工如何在家庭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问题,欧宁也跑去听了。能容纳二三百人的会议室被厂里的女工挤得满满的,不时还有人大声地发问,一个高层模样的短发中年女子正在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之道。欧宁坐在底下没说一句话,嘴角微微翘起,眼里略带羡慕。
这样的分享在这里并不少见。平日里除了上述话题外,也会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除此之外,公司鼓励员工出去进修。就读夜大、电大和社会正规培训的经费,公司都会在两到三年内以补贴的形式发放给员工。但欧宁现在暂时没有心思去做这个,“老人病了,孩子还小要读书,没有精力。”对欧宁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以便照顾老人和孩子。
晚餐的时候,欧宁和其他的同事一起,穿过马路和一个小公园,到食堂去吃饭,一路上都有雨棚连接,“厂区、生活区和餐厅都连上的,这样下雨或者大太阳的就不怕了。”欧宁像个导游,一路上介绍着公司的情况。
包含着餐厅的小公园是公司为住在江西九江出口加工区厂区里的员工建的,“一般吃完饭可以在这边逛逛,坐一坐。”但欧宁很少享受这些,她的家就在不远处的镇上,家里有两个老人和刚上小学的儿子。
早些年她和丈夫一起在深圳打工,丈夫是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她则在校医务室工作,两个人的月工资加起来六七千,但照顾不到老人,孩子上学花销也大。学校位于深圳市的郊区,欧宁在深圳四五年,几乎很少到城里去,“没时间,也没闲钱。”
两年前老人身体变差,开始要频繁地去医院,欧宁不得不回到九江。做过推销药品的代理,也做过按摩保健的医生,“但是出差太多,虽然都在九江周边,还是没法照顾好老人。”
去年这家公司招人,欧宁过来试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