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珏诗意栖居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珏诗意栖居者

施珏诗意栖居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很多,施珏从她最喜爱的绣、织品入手。她收藏了上千件传统绣品,包括衣物、配饰。她将部分藏品无私捐献出来,以展览的方式,使更多民众能近距离接触这些民族的瑰宝,了解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2011年4月,施珏举办了“民国衣冠服饰展”,100多件衣冠服饰均为施珏的个人收藏,囊括了袄、衫、褂、袍,以及各类配饰绣品、女红工具。在她看来,服装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辨识度最高的名片。“收藏和整理这些年代久远的衣冠服饰,于我而言,本身就是一个触摸遥远记忆的过程。”施珏觉得,中国一直在随着欧美国家的节奏亦步亦趋,逐渐丢失了自己的风格。她希望周遭的环境以及氛围越来越给大家带来归属感,而不是愈发地陌生,现在反倒是旅居中国的欧美人看到上海外滩的西式建筑,就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靠一个人或是几个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施珏对自己的价值与作用了解得很清楚,但她对“非遗”的未来充满了信心。通过举办“民国衣冠服饰展”、“中式书房概念展”,以及“沉香展”、“唐卡展”,施珏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关注“非遗”,让人动力倍增。“我们要保护的,不仅仅是成品,而是整个生产、成形的过程。就像瓷器,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那些出品,而有古人们选取黏土、烧窑、烘胚的全过程。让一项工艺得以完整地呈现,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保护。”这个工作,无疑细致、烦琐,但是施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支持着这一切的付出。   采访结束,已是月上高天,光华满地。看着天边的月牙,她想起林则徐的一句诗:“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施珏与她的凤歌堂就像这一钩弯月,光耀着“非遗”的世界,当出现越来越多的“凤歌堂”,那又将是怎样一番盛景?   《淑媛》:您怎样定义“淑媛”?   施珏:我认为,“淑媛”要有极强的独立意识,并且比男性更有包容性。作为有品位、有身份的现代女性,她应该对周围人具备传播真、善、美的感染力。   《淑媛》:您最崇拜的女性是谁?   施珏:特蕾莎修女。她虽然瘦小,但她身边却笼罩???温暖的光环,使围绕在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安心。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可以有多么强大,它足以化解人世间所有的冲突,不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   施珏私宅一瞥。   施珏私宅一瞥。   施珏家的茶室同样充满文化气息。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支持者施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施珏特别为《淑媛》读者推荐      阿来 《看见》   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中,你我如尘埃般的生命,究竟该循着怎样的轨迹,才能找到灵魂的栖居之地?书中的一句话值得回味:看得见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看见这个世界。      雷颐 《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看了这本书,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成因会有着不一样的、另一个角度的认识,也填补了我们理解那段历史的某些空白。    施珏说传统文化 关于民国服饰: 辛亥革命之前,人们的服饰在款式上还保留着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马蹄袖和四开衩。妇女的服饰常缀以牡丹、凤凰、石榴这些花鸟、果实,意喻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富贵如意、多子多孙。民国的着装又是另一回事情。马蹄袖、盘滚装饰的元素都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西洋服饰文化的影响。如果你看看那个时代的大户人家四世同堂的老照片,会发现照片里人物的服装代表着他们的开化程度。有的服饰沿袭清朝传统,保留着四开衩、马蹄袖,精致的凤穿牡丹刺绣、繁复的如意镶滚边,也有的是用当时最时髦的泰西纱、呢绒、印花绸、绉、缎布料做成的新式的无袖改良旗袍,还有西服、中山装等等。 关于园林: 设计我家园林时,我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当初设计师曾设想,在湖心放置体量庞大的石舫,以效仿古人枕水而眠的雅趣。但我考虑,太庞大的建筑会让整个庭院失去活泼感,反而产生空间的压抑。后来我搬来了一座玲珑剔透的湖心亭,这样就两全其美了。还有花厅,为了保留私密性,我让设计师仿照豫园的建筑,造一座云墙。但我觉得豫园那道云墙,曲折太过工整,人工雕琢的痕迹过于明显。我更欣赏古建筑中的那种看似随意的散点对称。 关于沈绣: 沈绣脱胎于苏绣,形成两个不同的流派。创始人沈寿女士是从苏州木渎走出来的,由于她在慈禧70大寿的时候,绣了一幅《八仙上寿图》,大受慈禧的赏识。后来她在南通办女工传习所,从此沈绣这门技艺就在南通这个地方落地生根,开始了一段新的传奇历程。2009年,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会面的时候,曾经送给奥巴马的一幅全家图,就是在南通,用沈绣做出来的。从工艺上说,苏绣基本上一遍完成,做的像丝绸贴上去一样,密不透风;沈绣就有点像乱针绣,但不是乱针绣,还是用的传统的苏绣直套。一层一层地往上加,这个上面有点不一样。还有针法上面,沈绣就创了一个针法叫“旋针”,看了日本的针法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