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四:第四单元 《过秦论》学生姓名年级高一学科语文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课型一对一教学目标重、难点【课首沟通】知识梳理 【课内知识框架】一、走进作者贾谊(前200年-前168年)西汉著名的大儒,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汉文帝对贾谊很器重,但遭到群臣的反对。后来汉文帝开始有意疏远贾谊,贬谪他为太傅。汉文帝十一年,梁怀王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作为梁怀王的太傅,没有尽到责任,一年以后,伤感过度而死.年仅33岁。 二、题解“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三、文章结构: 崛起(1):地理、雄心、政策、成功兴发展(2):秦:反衬诸侯:兴亡过程借古讽今极盛(3):前期、后期、设想 始皇:过秦论亡 (4) 陈涉:出身、才能、兵力、武器 结果:分析原因(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四、重点问题探究:1.本文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国君(如秦穆公)写起? 材料是为论点服务的。本文的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这一点,首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已经说明了,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①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②对比论述。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这篇文章不是赋,却带有赋的特色。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个短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气势。行文多用骈偶,琅琅上口。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时骈语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五:对议论文写作的启示 1、根据观点,截取材料 秦国若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为诸侯时算起,其历史可谓久矣,作者只从公元前361年即位的秦孝公开始叙述秦的历史。定向取材,不枝不蔓,文章的观点才鲜明有力。 2、服从观点,调配材料 3、突出观点,分析材料 六:相关素材积累1.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贾谊分析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反对的。(可用于“反腐倡廉”“民心”等话题)2.强秦因不施行“仁义”,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天下(可用于“以民为本”“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等相关话题)3.商鞅变法,从移木立信开始,内立法度,富国强兵,外连衡使诸侯互斗,轻取西河之外。(主要运用角度:诚信是国富民强的根本。移风易俗、除旧布新。改革是强国之道。善借外势更能成功)与贾谊有关的诗句1.与贾谊有关的诗文(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2)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毛泽东:《咏贾谊》)(3)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大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贾谊论》)七、知识点总结:(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 2、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3、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