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案2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9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练案22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练案[22] 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7讲 [课时1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选择题 1.(2018·太原)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这表明唐代( D ) A.商税成为主要税收 B.城市经济日趋没落 C.坊市界限已经打破 D.农村市场发展繁荣 [解析] 草市属于农村集市,材料信息说明农村集市的繁荣,故D项正确;唐朝依然是以农业税为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城市经济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是北宋时期出现。 2.(2018·天水一中)下图为《东汉集市画像砖》拓片。画面左右上角分别刻有“北市门”、“南市门”。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 A.市场交易发展繁荣 B.农产品大量商品化 C.专业市场开始形成 D.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解析] 从材料“北市门”、“南市门”中可以看出,东汉时期,虽然市场实行严格管理,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进行集中贸易,但是市场交易还比较繁荣的,故A项正确;B、C两项是明清时期出现的,排除;D项是宋朝以后出现,排除。 3. (2018·天水一中)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D ) 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业繁荣带来巨大财富,工商业税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项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C项错误,错误在“必要条件”。 4.(2018·天水一中)明万历二十七年,山东临清爆发了驱逐税监马堂的暴动,临清每年上缴朝廷的田赋只有七八万两白银,但马堂从这里收走的工商税却达十几万两。这反映出当时临清( B ) A.居民鄙视从商的思想 B.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C.商人的政治地位较高 D.官府鼓励商业经营 [解析] 从材料中的叙述可以看出,临清每年赋税中工商业税要高于田税,这就说明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没有挖掘出材料的本质;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说法错误,这一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盛行。 5.(2018·沧州)东汉郑玄说:“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珍异之物,用短券。”商品交易时,“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据此可知,在汉代经济生活中( C ) A.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 B.契约形式渐趋成熟和标准化 C.契约形式的协议被广泛使用 D.商业成为了主要的经济部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A、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也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据材料,有的情况用长券,有的情况用短券,故标准化不符合材料,排除B项;综合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汉代经济生活中契约形式的协议被广泛使用,故选C项。 6.(2018·太原)在清代的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大致有一半是府或省治的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这反映了( C ) A.经济水平决定政治地位 B.城镇是经济发展的缩影 C.多数城镇具有双重功能 D.商品经济冲击旧有体制 [解析] 清代的小城镇和城市不仅是经济中心,同时具有政治中心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经济对于政治地位的取舍,故A项错误;材料中侧重于说明政治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商品经济的冲击旧体制信息,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8·德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商贾并辏,精饮馔,鲜衣服,丽栋宇,婚丧嫁娶,下至燕集,务以华缛相高。”“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扬(州)俗尚侈,蠹自商始。”湖丝集散地南浔镇“拥责则富屋宅,买爵则盛衣服,钲鼓呜笳用为长乐,差有僭逾之风焉。”濮绸产地濮院镇和昊江的迎神赛会“穷极人间乏巧,靡费数千金。”湖州“自有诸大宦豪,一变而侈靡无算,中人家仿之,甚至立破(破产)历历可数。” ——摘编白陈江《明代中后期的 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 材料二 晚明陆楫认为,先富而后奢,先贫而后俭。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康熙以“江苏习尚华奢,避末者多,力田者寡”上谕江宁巡抚汤斌:“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汤斌令胥吏等人“不许著花缎貂帽缎靴”,“寻常宴会不过五簋”,“酒船妓乐高果看席及丧殡戏乐,概行禁止”,导致百姓怨望。一向主张“黜奢贱末,专力于本”的雍正也提出批评:“苏州等处酒船戏子匠工之类,亦能养赡多人;此辈有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