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第二课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习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体会消息精炼、简洁的语言特点,并在新闻写作中加以运用。 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高效预习 1、听写词语。 2、填空: (1)新闻又称——,它—— 、——地报道国内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消息主要包括——、——和——三个部分,具有——性、——、——性的三大特点。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小组研习 1、理清本则新闻的结构并找出其六要素。 2、“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能否去掉呢?为什么?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结构: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概括介绍了人物、地点以及全局的战况,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 研习分析 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 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表现了解放军攻击的神速和战果的辉煌。 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志气,灭敌军威风。 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具体交代了东路军的渡江作战情况。 消息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中路军首战告捷;西路军所向无敌;东路军战绩辉煌。 结果: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研 习 分 析 2.“西起九江(不含)”中的“不含”能否去掉呢?为什么? 不能去掉,“不含”在这里准确反映了当时九江不在渡江范围内,体现了新闻的准确性。 这两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恰如其分地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深化了本文的思想。?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研习分析 研 习 分 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作者报道三路大军渡江情况,并未平均使用笔力。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21日夜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 以此路略去。次写西路,较详写。最后详写东路。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在报道我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 反 馈 练 习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消息,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消息的认识。(200字左右) 2.查阅有关“解放战争”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全面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概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的根本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赞扬了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主 旨 归 纳 结 构 梳 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渡江概况 主体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展渡江战役胜况 扬我军将士神威 中路军首战告捷(略写) 西路军所向无敌(较详) 东路军战绩辉煌(详写) 拓 展 延 伸 1948年10月,党中央驻西柏坡。傅作义探知情报以后,准备出动近10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机关。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央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26日,毛泽东办完大事以后,自言自语道:“要给傅作义一点厉害看看。”周围的人不明白:“我们身处险 一纸吓退十万兵 境,还要给别人厉害看?”只见毛泽东拿起笔,很快以新华社记者名义写了一篇评论:《动员一切力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交中央电台向全国广播。评论中说:为了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可能逃向石家庄一带的蒋、傅军,党中央已向保定至石家庄沿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了命令,限令3天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 一切可以使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