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年12月2()日第7卷第6期Chin.pdfVIP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年12月2()日第7卷第6期Chin.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年12月2()日第7卷第6期Chin

维普资讯 468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7年 12月2()日第7卷第 6期 ChinJInfectChemother,Dec.2007,Vo1.7,No.6 · 综 述 · 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 AAC(6)一APH{2)的研究进展 李聪然, 游雪甫, 蒋建东 关键词 : AAC(6)一APH(2”); 氨基糖苷类 传播 ; 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 : R97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708(2007)06—0468—04 ResearchupdateofaminoglycosidebifunctionalmodifyingenzymeAAC(6)一APH(2Ⅳ) LJCong—ran, YOUXue—fu, JIANGJian—dong. (DepartmentofPharmacology,InstituteofMe— dicinalBi0 f,l”0Z0g ,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and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Bei— jing 100050,Chin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天然或半合成的多价 移 酶 (aminoglycoside nucleotidyltransferases, 阳离子化合物,临床应用历史 已有 60年 (第 1个应 ANTs)。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通常为单功能酶,即只 用于临床的是链霉素 ,1944年_l1]),主要作用机制是 以一种机制修饰底物,但近年来双功能修饰酶的报 抗生素与核糖体小亚基的 16SrRNA结合 ,使蛋 白 道逐渐增多 ,其中研究得 比较清楚和报道 比较多的 质翻译 的忠实性 降低 ,最终导致菌体死亡。氨基糖 是 AAC(6)一APH(2”),它 同时具有 乙酰基转移酶 苷类抗生素 的抗菌活性与羟基基 团关系不大,而与 和磷酸转移酶活性 ,且用常规 的生化方法不能将 2 氨基基 团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密切_l2](顺序为 2,6r_ 种酶活性分开。由于此酶 的大小约为其他单功能氨 二氨基6,氨‘基2,氨‘基无氨基)。 基糖苷类修饰酶 的2倍 ,且通过亚克隆的方法得到 细菌通过多种机制保护 自身免受氨基糖苷类抗 了表达单一活性[AAC(6)或 APH(2”)活性]的产 生素的侵害,包括 :①产生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使抗生 物,因此认为是基因融合的结果_l4]。 一 素失活;②细胞膜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通透性 降 、 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 的结构与功能 低 ,使药物难以进入细胞内;③药物的核糖体结合靶 氨基糖苷类双功能修饰酶 的最早报道见 于 点发生结构改变;④外排泵将药物泵 出细胞。这 4 1977年 ,并估计 其分子量约为 28000u,pI为 种耐药机制中无论从耐药产生的水平还是从耐药出 5.7[5。 随后的 1984年,Ubukata等 ]纯化分离 出 现的频率上来看 ,最重要的都是细菌产生修饰酶共 了双功能修饰酶 ,显示其分子量约为56000u,pI为 价修饰药物 一。已证实乙酰化和(或)磷酸化后可显 4.1。 著降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 16SrRNA 的亲和 (一)基本结构 已从肠球菌和金葡菌中成功克 力 。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