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作文不要畏难.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不要畏难

为什么畏难?不止因为“无米”,还因为“有米”无“炊”法!其实,每个人生活的全部内容都是写作的内容。课堂上,课间,家里,放学路上;某学生答问时的样子,某学生思考的神态,某一时间学生打扫教室的场面,某学生穿了新衣服,某位家长来学校看望孩子的情境……所到之处,所有见闻,.这些都是可以写进文章的材料。材料无大小,关键是要如何从看似平常的材料里挖掘思想内容。我们教师不妨示范作文几次。学生的考试作文,我们也得一同写一写。要知道,教师自己写不好作文是一种失败,而教师如果连写的勇气和行动都拿不出来,那更是耻辱。自己不爱写不会写,有什么理由指望学生爱写会写呢?我们用自己de 写作热情感染学生,用现场作文来“诱惑”学生。不知不觉中,作文就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需要了。 我们不是要求学生像文学家一样通过文学作品来反映社会生活,或者实现某一个预设的现实目的,我们是要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正确的人生态度感受生活,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所必须的交流能力打基础。 当作文是一种任务时,那就是负担;当表达获得愉悦时,那就是一种享受了。明确了这个宗旨,我们就不会让学生再害怕作文了。 试试:选一个话题,假想在打电话,把这些内容整理成文,几百字的作文一下就出来了。 有的同学说话没完没了、有条不紊,聊天滔滔不绝、水泼不进,打电话更是没人叫停就不停,但就怕作文,其实把他们说的记下来,整理一下,那该是多长的作文——新闻播音的标准速度才每分钟平均148字!原来这些同学在吓唬自己呢:不得了,我要写作文了!老师说作文要讲究怎么开头、结尾、过渡,怎么选材、立意、提炼中心……负担这么重,当然难写。要是换一种想法:“我不是在写作文,是要对我的朋友说话。”那就轻松了。 我要告诉他某一件事(写事),说清这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要告诉他我交了一个新朋友(写人),说清楚这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特点、兴趣爱好、性格。 我要告诉他我到了什么地方旅游(写景),说清那地方的位置、季节特点、动静变化。 我要告诉他我新买了什么学习用品,刚学会了做什么工艺品,说服了某人…… 但是,朋友不在身边,只好写给他看:把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他知道你想告诉他什么,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写话”,但写的是加工过的口语。口语中那些罗嗦重复的内容和习惯性的语气词省了,凭手势、眼神等辅助表达的意思也要用文字明确表达。比如说“请喝水”这句话写下来就三个字,但笑咪咪地说、懒洋洋地说、冷冰冰地说、恶狠狠地说,能一样吗?有人说会用许多词语才是好作文,其实,要是多数人都没吃过的山珍海味,随便烹调出来,又有几个人知道做得不好了?把白菜豆腐做得人吃人夸才是高手。 《做一棵会思想的芦苇——对写作素材的深度挖掘》(片段)——这是一堂初中作文指导课堂纪实。片段详情如下, ??? 师:……我最推崇思想。我最欣赏笛卡尔一句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 今天我们就从“脸”说开去。 ??? 师:你首先想到怎样的一张脸,又如何挖掘出去呢? ??? 生1:平凡的脸,又具有他独特的脸。 ??? 师: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平凡的脸,可都有他的独特之处。 ??? 生1:又能反映他的性格。 ??? 生2:一张苍白的脸,上面有一双深邃的眼睛。鼻子很挺。他的眼睛有一种神秘感。他流露出神秘的微笑。 ??? 师:蒙娜丽莎的微笑。从这个同学的表述也许看出你们这个年龄的审美观。趁势把思考的方法向大家作一个介绍。一是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是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这两种是最基本的。 ??? 出示 ppt——照片“大眼睛”。 ??? 师:接下来集中注意力,看看这样几张脸。在这张脸上你看到了什么? ??? 生3:求知的眼睛,渴望、探求。她渴望知识。 ??? 师:我们运用一下刚才这两种方法。同是学子,我在你们脸上就没看到这样的眼光。 ??? 生3:从他的衣服上看出比较贫苦。 ??? 师:最重要的是经济条件比较差。如果没有改变这种状况,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 提供一个例子。放羊娃——放羊、娶老婆、生小孩、去放羊。通过这个例子,得出一个结论,最终影响的是什么? ??? 生:下一代。 ??? 师:知识改变命运。谁的命运?可能是个体的命运,也可能是国家、民族的命运。事实上,这个女孩叫苏明娟,她已经大学毕业,自愿去支教。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将改变着其他孩子的命运。 ??? 师:再看这两张照片。介绍一下:一是打工者向老板讨薪,没讨到;二是西北一对父子在寒风和大雪中相依为命。 ??? (教师引导学生描述照片,探讨人物命运,社会对他们应有的态度。 ??? 师:再来一个难度更大一点的。看另一组照片:黑寡妇;伊拉克;天安门自焚事件中陈果甜美的脸。请同学们透过这几张照片,找一找这几张脸背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