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疗社会学II(2005年春).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疗社会学II(2005年春)

醫療社會學II(2005年春) 授課老師:吳嘉苓 (研究室313,電話,023510,clwu@.tw) 專任助教:林文蘭(研究室111,電話02-2363-0231轉3758,.tw) 上課地點:社會系館205教室 上課時間:週二2:20pm—5:20pm 約談時間:請個別約定 個人網頁:.tw/ 課程網頁:.tw/~ 課程簡介: 這是設計給大學部的醫療社會學進階課程。本學期課程內容區分為兩大主題。第一部分是藉由分析西方醫學與台灣殖民社會的相遇,一方面探討Michel Foucault影響醫療/健康社會學的諸多關鍵概念:規訓、生命權力、治理性、知識/權力、醫療凝視等,一方面也以日治時期以來台灣社會的醫療發展,考察台灣社會與身體的重要轉變。第二部分則藉由Adele Clarke等人所提出的生物醫療化(biomedicalization)架構,從商品化、風險、科技化、知識生產的多樣化、身體認同等五個面向,來1980年代中期以後的經驗現象為基礎,延伸、超越過去主導醫療社會學的批判性視野—「醫療化與社會控制」。藉由這兩大主題,本課程提出從醫療、健康、疾病的角度,發掘台灣從規訓社會到風險社會的特質,磨練深入理解的分析工具。 這個進階課程,強調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科技與社會研究)的取徑。STS的基本立場,在於提出科技與社會的交互形塑,特別強調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必然與社會牽涉深遠。本門課雖然名為醫療社會學,但是強調以STS作為重要探查角度,分析角度上有別於不見醫學知識與科技細節的「純」社會取向,也避免過於簡化的科技決定論。 這堂課要求學生事前閱讀指定閱讀教材,以便上課充分討論。即使特定的幾週會請同學負責報告,本課仍要求每一個積極參與課堂的討論與發問。除了閱讀與課堂討論之外,本門課並藉由撰寫書評/書介、執行研究計畫等兩大作業,操練獨立研究的能力,這也是進階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 本課程參與教育部「醫療與社會教學計畫」,在該計畫的支援之下,本課設有勤於與同學討論上課內容與獨立研究報告的教學助理,相信由優秀博士生林文蘭的協助下,有助於提升本課的課程品質。在生物醫學化單元,有五次課程,將由同學小組報告,每次準備報告前,需與教學助理討論。同時,教學助理也會協助各位同學論文報告的研究方法與寫作。我們也將為本堂課架設網站,課程內容—特別是同學討論的精華—將是課程網頁的主要內容。我們並鼓勵同學在「科技與社會」網頁(.tw)的「醫療版」(版主為郭文華)將每週的討論內容提出,以便藉由網路介面,與其他學校修習相關課程的同學,共同討論。與本門課相關的兩場活動,一為傅大為教授的演講,一為Emily Martin工作坊以及座談會,雖然並非在上課時間舉行,由於活動也與本課程設計共同規劃,將要求同學盡量參加。其他有助於本堂課學習的諸多活動,我們也會隨時在課堂與網頁上公布。這門課的評分方式為:課堂參與(20%)、小組帶討論(20%)、書評/書介(20%)、研究報告(40%)。 每週教學進度與閱讀書目: W1. (2/22) 課程介紹 日本國立神戶大學國際文化學部 阿部賢介客座主講「日本殖民地主義和台灣的醫學教育」 一、:殖民社會、現代醫學與台灣 W2 (3/1) 新醫學與新身體 Jewson, N. D. 1976/2004. 「論醫學宇宙觀中病人的消失,1770-1870」(曾凡慈譯,李尚仁校), 頁151-182於《》群學《》“Right of Death and Power over Life.” in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I). 傅大為,2005,閱讀第二章「馬偕的早期現代化」 范燕秋,1998,「新醫學在台灣的實踐,1898-1906,從後藤新平『國家理論衛生』談起」,新史 學9(3):49-86 Foucault, Michel. 1975/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選讀桂冠中譯本,171-194頁「管教的手段」) W4 (3/15) 知識/權力 Armstrong, David 1995. “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Medicine.” 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17(3):393-404.( 生物醫學化 W6 (3/29) 從醫療化到生物醫學化:理論架構 Clarke, Adele E., Janet K. Shim, Laura Mamo, Jennifer Ruth Fosket, and Jennifer R. Fishman. 2003. “B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